三、創新營銷,駕馭新媒體
2014年的6月17日,“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和他的鐵桿會員方希在微信里做了一場互聯網的出版實驗。那天早上六點半,他在微信公眾號叫賣——現有一個圖書禮包,內置六本書,但具體內容沒有交代。價格是499元,一點不便宜,而且就從微信公眾號單渠道賣,預定八千套。結果,一個半小時內全部賣完。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自產自銷的一款楊梅酒“吳酒”正式開始在其“吳曉波頻道”線上銷售,據悉,吳酒限量供應5000瓶,賣完即止。6月23日統一發貨,頻道書友每人限購3套(每套199yuan),還不提供團購。據悉,33個小時后已經售賣一空。
如此看來,新媒體環境下,市場是好做還是難做?顯然,在購買者的眼中,產品的意義已經被羅振宇、吳曉波的人格魅力蓋住,也就是說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每一個購買者都相信,他們購買的任何物品都是物超所值的。
歸根到底,駕馭新媒體,營銷的創新的初衷不外如下幾點:
1、找到精準消費者
自媒體可以幫助你實現這一目標。不感興趣的人也不會關注你。經常關注你的一定是對你感興趣的人。如果能夠多加強互動,必將帶來更深的合作,并轉化成實際的銷售。
2、培養忠實消費者
影響潛在客戶購買行為產生的因素中,積極的品牌評價很重要。點贊、評論、轉發,使你的品牌價值迅速發酵、增長。通過搜索,如何第一時間接觸到你的客戶,解決他們使用產品的困惑、消除他們的不滿,贏得顧客芳心,這是發展的大問題。
3、注重消費者體驗
未來,淘汰你的一定是顧客,而不是技術。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消費者已經開始全面影響企業的各項決策,企業已經無法獨立創造價值。我們已經進入到了體驗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賣什么都是賣體驗。所有的體驗都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ヂ摼W顛覆的是人與人的溝通渠道和方式,但顧客體驗的本質并未改變。葡萄酒是極具個性的商品,消費者并不容易分辨產品之間的區別。這種情況下,體驗顯得更加重要?梢哉f,未來,誰能真正做好客戶體驗,誰就能真正抓住消費者,才能真正獲得最大的增量成長空間。讓一切接觸點都有顧客體驗,讓人人都是客服經理,本著體驗無小事的原則,真正使體驗出效益。
4、讓消費者成為傳播者
好的東西消費者不僅自己會認可,更會幫助你宣傳。關鍵就是你如何推動你的粉絲來宣傳。這要求企業要用長遠目光來審視和維護品牌與顧客之間的關系,顧客的積極評價就是最好的營銷。做品牌其實就是做口碑,服務好每一消費者,讓消費者成為你的口碑傳播者,將會出現乘法效用。
如果把近兩年國產葡萄酒行業比喻成冬天,我想引用雪萊的詩句作為結尾: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