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一說歷史動輒就是數千年,而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頂多也就百年光景。然而,葡萄酒對白酒市場的蠶食卻是有目共睹:越來越多原來喝白酒的人開始改喝葡萄酒了;原本對酒精半推半就的女性朋友越來越對葡萄酒情有獨衷;一些高端人士開始擁有自己的私人葡萄酒酒莊……那么,葡萄酒在市場推廣上哪些是值得白酒界人士學習的呢?
其一,葡萄酒不急不躁的品鑒式推廣手段應引起白酒界人士的深思。
第一次接觸進口葡萄酒,就是在一個規模不大的品鑒會上。一共也才十幾個人,每人前擺著三個酒杯,工作人員挨個斟酒。那么大的酒杯,工作人員才倒進了一點點酒,連杯底都無法沒及。
這是一次品鑒會,也是一次葡萄酒品牌的推廣活動。品酒之前,品酒師認真地給在場的品酒者講述葡萄酒的品鑒技巧。如何端杯,如何晃杯,如何聞香,如何飲用。據說,這也是葡萄酒的基本禮儀。因此,這些看似簡單的技巧,在品酒師的講解里卻是那樣的儀式化,他們甚至不慌不忙,津津樂道。
就是這樣,一次十幾個人、幾十個人的品鑒會,讓葡萄酒的消費者隊伍越來越大。
與葡萄酒相比,白酒與人們的生活更加親密,然而,多少人參加過白酒舉辦的品鑒會?
白酒不善于舉辦品鑒會,是對產品的底氣不足,還是對產品過于自信?許多商家常常說“先嘗后買”,然而舶來的葡萄酒已經做到,白酒為何不做?
其二,葡萄酒提倡健康飲酒值得白酒學習。
據估計,在河南省內,日常喝白酒的人群與喝葡萄酒的人群相比,應該是8:2?梢婋m然葡萄酒不斷入侵,喝白酒的人還是占大多數。因此,由喝白酒引發的各種各樣的狀況也層出不窮。
酒桌上吆五喝六的,喝酒以后發酒瘋吵架的打架的,半夜還在大街上嘔吐的,一般喝的都是白酒,當然也不排除有的人是啤酒過量。反正是一說喝白酒,總會與頭暈頭疼、狼狽不堪結合在一起。
而葡萄酒自打進入國門,一直倡導的是健康飲酒,小品慢飲,淺嘗輒止,因此很難出現不雅的事情,更不影響身體健康。
不過,今年我們已經可喜地看到,中國酒業協會設立了“全國理性飲酒日”,號召人們理性飲酒、健康飲酒。這是社會進步的具體呈現,也是社會和諧的助推器。希望喝白酒能像喝葡萄酒一樣,真正的健康起來健康起來健康起來健康起來。
其三,白酒文化應該引入葡萄酒的高雅、科學、文明。
我們不得不承認,喝葡萄酒是高雅的,是有品位的象征,而喝葡萄酒的方式不僅是健康的,也是科學的、文明。據說在一些大都市里,白酒的銷售越來越難,而他們選擇葡萄酒的理由無非就是有品位、有檔次。
葡萄酒的高雅和文明來自于飲酒的方式和感受,葡萄酒甚至擁有世界上統一的酒杯,就連喝葡萄酒時端杯的姿勢都給人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
而白酒,有統一的杯子嗎?喝白酒時有那么多講究嗎?總說白酒有文化,粗暴的飲酒方式早把文化拋棄到九霄云外了。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葡萄酒如此,白酒亦然。在中國,如果白酒行業再不學習再不醒悟,只會讓葡萄酒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向誰學習,竊以為向葡萄酒的推廣方式學習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