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題:三個進水管、兩個排水管,什么時候滿溢?消費者愿意買是排水,消費者買得到是進水。進水管太多、太急,水患已生。請電商、連鎖商、零售商、平臺商,放慢腳步,讓消費者跟上來。
丟掉網銷、APP銷、直銷、團購的幻想,前置性投入依然是致勝關鍵。
一、消費者直接下單購買,能否支撐網上投入?
1、消費者通常是購買已經有過良好體驗的品牌,如五糧液等成熟品牌;
2、或者,特定的熟人推介。特定,指熟人的技術威望、人品信任。
3、或者,值得信任的零售商的銷售。
4、而網絡、手機,則需要較強烈的銷售刺激。
如,已有價格標桿的產品,網上價格更低;雖然沒有價格標桿,但包裝所“指示” 的價格,明顯低于銷售價格。
5、應急性購買、沖動性下單,沒有忠誠度,甚至沒有品牌記憶。要有這么多附加條件,才有偶然的購買。加上網絡推廣成本越來越高。供貨商、電商效益怎樣,就可想而知了。問題的關鍵,是廠商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前置性投入” 這回事;而電商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我具備無須廠商前置性投入的特異功能” 。
二、什么是“前置性投入"?
先有經銷商(電商)打款;經銷商(電商)打款之后,你按照經銷商(電商)回款的比例,給與市場投入,這個,不是“前置性投入"。
不管有沒有經銷商(電商)打款,品牌運營者先有消費者培育、市場拉動的投資計劃,然后依據消費者,來確定“渠道組合"。這個,就是“前置性投入、掌控市場"。
絕大多數貴州白酒,絕大多數進口葡萄酒,都是“沒有前置性投入"的。沒有前置性投入的企業中,已有消費者的,茅臺五糧液,白馬武當,當然活得很好、很幸福;但是,絕大多數“沒有前置性投入"的企業,卻是虧損的。而且,可以說,都是沒有取得較大發展的可能的。絕大多數蘇魯豫皖鄂白酒,包括四川的郎酒等,少數進口葡萄酒如卡斯特,都是“有前置性投入"的。有前置性投入的企業,雖然不能保證都盈利,但至少 ,都有高速發展的可能。
三、前置性投入的本質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能悟到許多“前置性投入"的意義:比如求職,有個重要人物先幫你溝通用人單位,保薦你,你再去;比如約會,你購買名牌奢侈品、學習高端的社交禮儀;(奢侈品的價值,就在于“能夠使交易的對方善待你,把你看得比你本來更好些")開寶馬車去借款,與騎自行車去借款,成功率當然不同。
歸納起來就是:
1、前置性投入有助于你取信于人;
2、前置性投入的正確規劃(交易對象定位、競爭性利益表現、交易方式策劃等),確保了你的成功
3、前置性投入只能保證你成功一時,不能代替品牌信譽的長期維護。
4、如果你有足夠的品牌,你可以不需要前置性投入。如,你是李嘉誠的兒子,你當然用不著借助寶馬來證明你“經濟實力可靠"。就如前面說的五糧液、拉菲、白馬之類沒有前置性投入也成功,道理也就在于此。 四、酒類行業的商機—三個誤區四個結果
四、三個誤區:
1、不承認“前置性投入"
重視“招商",輕視“招商"前的準備工作,如產品的競爭優勢,招商工具,業務團隊的競爭力(甚至希望業務團隊空手套白狼,或先干活、招商成功再分成)。這批老板有幾個相似的口頭禪,如:“業務員中騙子多"、“職業經理只會花錢"。
2、不承認“規劃"的技術含量
“花錢誰不會啊",“要花錢才做到,何必找你啊"。
3、不認可投資的完整性,半途而廢
“前期用不著建立這么多服務部門,還是先建立業務部吧";“你說投100萬就可以回款200萬,但我們都花了10萬了,怎么一分錢都沒有回啊?是不是方法錯了?"
上述誤區,導致四個結果:
1、沒有人投資于消費者培育
有個廣告人說:“做廣告很花錢;不做廣告,更花錢"。雖說是在給自己做廣告,但道理大體如此:每在“消費者交易成本"上省一分錢,在渠道中的損失很可能就是一毛錢:經銷商給予終端的代價成倍放大,傳到到企業,企業給予經銷商的代價也就成倍增加。五糧液價格可以倒掛,一些新品則遭到經銷商的漫天要價,電商也要求苛刻、上網后沒有點擊率,道理就在于此。
2、終端門檻高
進場費、網絡搜索排名費等等的發生,起因就在于廠家忽視終端拉動,于是在終端賄賂層面競爭。不做“終端交易成本"的規劃,或規劃失當,這一關口的交易成本就會越來越高。
3、招商難
招商團隊的差旅費,業務費,專業媒體的廣告費,招商會議,等等,都白費。
4、招聘難
似乎業務領域沒能人,沒好人。走馬燈換人,“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行業現狀如此,行業商機也正在此。
五、贏在“前置"
1、承認“花錢"是個“技術門檻很高的專業
幾乎所有不成功的老板,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重銷售,輕營銷,重回款,輕“使回款變得容易"的“投資"。愿意高薪聘用銷售總監,不相信“專管花錢"的企劃總監才是企業的發動機。
2、讓專業人員去理解“目標消費者",培育“前置性投入"的勇氣
不要以為“我也是消費者"。醫生難以判斷自己病情,理發師不給自己美發。因為,每個人都有偏見、偏愛。提高“前置性投入"的專業性,也就是提升了“前置性投入"的決心。
3、以“核心能力"為倒向,規劃企業的“前置性投入"
“前置性投入"即使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元素,也是企業提升核心能力的工具。“前置性投入"很大程度上就為以企業核心能力的改變、提升,為目的的。所謂核心能力,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企業提供的產品(感官利益、品牌形象、服務利益,價格等),對目標消費者的吸引力。立足于目標消費者,以前置性投入為手段打造相應的核心能力,水井坊以此在五糧液、茅臺的頭部切下了一大塊,卡斯特以此取得在中國超越五大名莊的業績。贏在“前置” ,就是運籌于帷幄、決勝于千里,就是戰爭的勝負在戰爭之前已經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