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面對這種情況,縣級白酒企業該如何運作光瓶酒呢?
1、產品上市初期,區域范圍內的光瓶酒市場情況進行調研,調研對象包括城區C、D類小型餐飲終端,中低檔社區周圍便利店,農民工聚集地(集中住宿區、工作區),鄉鎮光瓶酒動銷較好的流通終端,針對這些區域和終端進行走訪了解光瓶酒主要售賣產品品牌(至少兩個品牌)、價格(供貨價、成交價)、渠道利潤(長促政策、短促政策)、消費人群(流動消費人群、固定消費人群),消促方式,消費方式(購買方式)等,這些因素直接影響產品運作方向。具體思路如下:
第一,產品設計。
根據市場調研得出的結論,確定產品的終端實際零售價格,在這個檔位的光瓶酒價格相差1元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也會不同,所以定價(零售價)很關鍵,根據零售價反推渠道供貨價,確保產品的渠道利潤(不能低于優于你品牌的主要競品),同時設定相應的消費者促銷方式,制定進店政策,確定傳播方式,相關物料設計,最后本檔位產品蓋內投獎很重要。
第二、餐飲帶動流通。
為什么要通過餐飲帶動流通,因為在餐飲自帶率不斷提高的今天,光瓶酒仍屬于餐飲終端白酒銷售的世外桃源了。產品上市期,在區域范圍內挑選出主要銷售光瓶酒的C、D類餐飲店50家(根據區域大小設定家數),進行集中進店,首次進店產品坎級不宜設置過高,選出的終端最好能相對集中,以便后期能夠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應;上市期間產品進店方式有很多種,產品搭贈、通道費用陳列進店,異質贈品進店,關系進店,消促進店牢記目標,總會有辦法完成;進店只是第一步,幫助終端進行產品動銷是重點,通過消費者促銷活動拉動店內產品回轉,通過滿菜金贈酒,買酒贈菜,買酒贈煙等方式刺激消費者點擊,本檔位消費人群層次相對較低樂于為促銷買單,在店內外懸掛促銷條幅做好相應的消費者告知工作,產品在終端的基本生動化工作必不可少。大規模的消促活動執行10天后,可圍繞有動銷的餐飲店周邊的流通店進行進店工作,通過餐飲店把區域內的流通終端連成線,一個餐飲店周邊需要架設3個流通店。
第三、城區帶動鄉鎮。
產品上市期,切記抓不住重點。城區人口集中,集群效應容易得到體現,根據餐飲帶動流通的思路,在城區做好產品上市初期的渠道工作,完成之后,在城區完成至少400家(根據區域大小設定目標)流通終端的進店工作。
第四、旺銷店打造。
在完成區域餐飲終端、流通終端網點布建工作,同時連續一個月的餐飲店的消費者促銷活動結束后,至關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星羅棋布的終端網點中間選出核心終端。兩種方式可供參考,第一種,通過大組產品政策進行鋪貨(至少10箱),敢于對一支上市不久的產品進行囤貨,說明產品在這類終端能夠正常動銷,有固定消費人群支撐;第二種,人為布點;根據終端的地理位置、前期動銷情況、終端是否愿意力推產品等因素人為選出網點進行攻關,此時,旺銷店的打造數量不宜過多,根據總終端數量選擇5%為佳,隨時間推移,不斷增加。
第五、組織效率提升。
團隊內部PK賽機制的導入,既然是比賽需要獎項,但筆者不贊同去做直接的物質金錢獎勵,獎勵方式可更加人性化,例如帶薪休假,景點家庭門票等。PK賽的終極目標快速提升產品在市場的表現,包括產品的貨架陳列,堆頭展示,生動化物料使用,有效的與競品在市場資源上進行對抗。通過此類活動能夠增強團隊的向心力,戰斗力。PK賽不能長期去做,最終需要經理、主管對市場日常工作長期關注,此類活動適合市場相對淡季去做。
第六、傳播方式。
大多縣級白酒企業并非主要運作光瓶酒的企業,所以高空媒體傳播不切實際,只能通過產品本身、終端、團隊去傳播,現階段,自媒體傳播的力量不可忽視。公司除了需要制作海報、條幅等常規廣宣物料,同時需要搜集優秀的終端陳列照片、消費者參與活動,兌獎照片,統一宣傳語制作成標準的微信傳播畫面,要求團隊不斷轉發,同時終端是我們的最大的自媒體群,要求終端每天轉發,根據微信傳播理論,一個50萬人口的縣城,只需要100人轉發就可達到全面傳播的效果。
最后,對于縣級白酒企業如何選擇光瓶酒,要看企業發展情況而定,企業是需要在淡季時候補充銷量,保證生產還是緊跟大潮流去運作高端光瓶酒需要量力而為,根據自身情況量身定制,根據自己需要選擇產品,選擇方向,所謂適合自己的,自己能做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