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的持續升級,次高端成為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一線名酒的持續提價進一步提升了次高端價格帶的空間,讓次高端成為行業本輪發展中最具爆發力的價格帶。
次高端時代,酒業第四次發展浪潮
每次行業蓬勃發展的前兆都伴隨著一個價格帶的崛起,改革開放以來白酒行業經歷了三個價格帶的崛起,分別是中低端價格帶、高端價格帶和中高端價格帶,如今迎來第四個價格帶的崛起--次高端價格帶。
中低端價格帶時期,一批品質較好、受消費者歡迎的地方酒企紛紛成長起來;高端酒時代,在價格驅動下茅五劍成為全國性名酒;中高端酒時代主要依靠營銷驅動,成就了瀘州老窖、洋河、郎酒等企業。
白酒行業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完成了百元價位的全國性培育,而在2017年消費升級驟然提速,全國名酒和區域龍頭紛紛瞄準了次高端價格帶,次高端價格帶又是依靠什么來決定的呢?
次高端價格帶其實是由普通招待價位決定的!
根據白酒價格消費的三倍換檔定律,次高端價格帶=普通招待價位*3至五糧液市場價格之間的價格區間。當前從全國范圍來看次高端價格帶的起步價位在300元/瓶,但消費升級依然在持續,一二線市場普通招待主流價格帶逐漸向150-200元升級,從全國范圍來看次高端價格帶的下一個價位應當是500元/瓶。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誰將是次高端價格帶的獲利者?
但次高端價格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參與的游戲。根據新中產階級的消費特點,次高端市場主要由三大陣營構成:全國名酒、省級名酒和地方名酒。
面對次高端發展趨勢,三大陣營定位也各不相同,對于全國名酒需要瞄準的是500元以上的次高端價格帶;省級名酒則主攻300元以上價格帶;地方名酒要力爭在300元價位有核心產品。
從當前趨勢來看,面對次高端價格帶,其中機會最大的或是省級名酒。但省級名酒想要成為次高端全國化贏家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一是名酒基因,二是某一品類代表,三是口感的普適性強。能夠滿足這三大條件的企業不多,汾酒、古井貢就是其中兩個,我們可以大膽預測,本輪次高端酒時代或將成為古井貢酒和汾酒最大的發展機遇。
次高端價值塑造和營銷模式構建
新中產階級消費者已經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上升到自我精神需求,省酒次高端的成功取決于兩個關鍵因素:產品價值塑造和營銷模式構建。
產品價值塑造:對于白酒,新中產階級對產品有“三高” 要求,高顏值、高價值、高品質。與這三大要求相對應的就是次高端產品的品類價值、品牌價值和產品價值。新中產階級在消費時不會盲目從眾,注重“價值+體驗”的個性消費,因此次高端產品必須要成為某一類型的代表,獲得新中產階級身份認同。
營銷模式構建:隨著消費者主權意識的崛起,次高端產品的營銷模式應當向“核心客戶+核心用戶”的雙核盤中盤模式轉變。通過搜索核心目標用戶,為建立穩固的產品消費群構建“大水池”,并根據用戶自身特點,進行目標消費群的“分流”,建立更多的愛好群、職業群等,深挖目標用戶背后三大消費場景。
有行業機構調研表示,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和發展,300元價位次高端的發展開始由消費升級的被動驅動開始向消費者主動驅動轉變。2017年300元次高端總體收入僅300-350億左右,未來3-5年將突破千億市場規模。在全國名酒和省級名酒共舞的情況下,行業規模和企業規模必將突破現有局限,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