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傳統思路難有出路
葡萄酒行業這些年的發展,更多是在傳統思維中發展的。開發產品、做宣傳、招商、終端推廣是傳統的四大手段。但在互聯網逐漸普及的時期,傳統思路都找不到“勢”了,這些套路閉著眼睛大家都會干。團隊沒斗志了,培訓也不湊效了,廣告的作用也下降了,也不敢投了,投了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大有窮途末路的征兆。對所有企業老板來說,如何擺脫傳統營銷From EMKT.com.cn思維是最大的命題。
第二:商業不能戀舊情
大企業、大商家,靠的就是傳統的渠道和團隊,轉型轉的動嗎?李嘉誠警告自己的兒子,在人情上應該戀舊但商業上不能戀舊,該轉型必須轉型,該調整必須調整。動情可能就是失敗的開始。但我們最不愿意割舍過去的成功與輝煌,戀舊情節也是人之常情。何況,整體體系的改造沒那么容易,何況,思想的轉型才是根本,終歸不能把以前的人炒掉吧?
第三:互聯網是銷售渠道嗎?
互聯網是銷售渠道嗎?就像馬云說的,傳統企業對互聯網模式往往先是看不見,然后看不起,最后來不及。很多傳統企業正在這么做。但到底怎么認識互聯網?什么是互聯網思維?如何在這種思維下重新構建企業的銷售模式?很多企業老板都50、60歲以上的人,對互聯網雖然不排斥,但顯然也不擅長。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基本會肢解現有的幾乎所有的傳統模式,不能真正打破,怎能構建全新的形態?
第四:顛覆將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明天到底會發生什么?今天的微信成功了,未來幾年,是否會有更好的東西把微信替代了?誰都不能也不敢否定。所以,企業在互聯網日新月異的變化下,只能制定有效的短期戰略。工業時代強調“功能”與“管理”,是以體系促產品。今天強調“單品”,是以單品帶動體系。工業時代,制定5年甚至10年規劃,然后按計劃實施,基本可以達到目標。但互聯網時代,不管用了。顛覆將是這個時代的常態,因為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
第五:招商越來越難了
每年春秋兩季糖酒會,葡萄酒板塊不斷升溫,在舉辦單位公布百億交易量的背后,成功招商的企業寥寥無幾。這已是多年來業內公開的秘密。原本的招商盛會成為“客情會”、“喝酒大會”,當然形象展示功能是有的。很多企業不滿足于糖酒會現狀,會到全國各地舉辦各種形式的招商會,如產品上市會、品鑒會。整個行業一年到頭都很忙,忙于招商。各級經理天天都在忙于招商找客戶。為什么我們要年年招商、天天招商呢?因為我們沒有招到商,又因為沒有招到商所以要不斷招商。從起點走到沒有結果的終點,又從終點回到起點,年年招商“傷”不起。其實,企業一定要仔細想想:你要招商嗎?你要招什么商?
第六:傳統優勢的壁壘還有嗎?
以往品牌是壁壘,品牌知名度高的,可以有更好的招商效果并有更好一點的銷量,現在呢?以往渠道是壁壘,有渠道控制力的可以通過高鋪貨率和終端推廣來獲得銷量,現在呢?以往廣告也算是壁壘,財大氣粗的花錢打廣告,沒銷量也能把知名度打出來,現在呢?消費者在成熟,也在走向年輕化,傳統的這一套基本上沒有誰還會在吃了。買一瓶送一把雨傘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第七:招人越來越難了
在這個行業中,職業經理人并不算少,但企業都說找人難。由于葡萄酒不像白酒、飲料等量大,做白酒一個縣城可以做到幾千萬,做葡萄酒一個省做到幾千萬已經相當不容易。很多職業經理人工作久了,要么想跳槽,要么想自己干。即使自己暫時干不了,心也是蠢蠢欲動,哪能安下心來?真想找個志同道合的老板,不來回折騰又談何容易?而企業有時又很急,希望立即找個職業經理人工作,只要一來,加上老板自己的策略,很快就會見效。結果事與愿違,矛盾產生,最后分道揚鑣。企業總抱怨找人難,而職業經理人也抱怨沒有合適的企業。
第八:賣產品比做品牌更容易
2014年國家統計葡萄酒進口商就有3000多家,大部分是單純的靠賺取產品差價的貿易商。很多企業代理了一大堆品牌,連自己的員工有時也會混淆,各式各樣產品和品牌都有,大有一網打盡之勢。一方面單獨做一個系列嫌太少,客戶的需求多種多樣,客戶要的我都有,這樣可以更好;另一方面品牌是生產企業的,不是自己的,品牌所有者都不花錢做品牌,我們當然不會為其做品牌。自己開發品牌做,實力又不夠,或者很難短期做得好,導致市場做產品的企業很多,但真正做品牌的卻很少。
第九:銷售目標節節高,配套體系原地走
今年銷售3000萬,明年銷售目標一定是3000萬以上,甚至要翻倍,每年都必須遞增,且幅度越來越大。投資者和職業經理人這樣定目標,員工都非常明白與理解,但大家心里有一本難完成的賬,于是就已習以為常。不同銷量要求的資源配備包括市場策略原地踏步,定讓人樂觀的數字游戲落空,矛盾也會隨時爆發。同樣,很多連鎖專賣的投資者,在開了幾家店后,就提出明年50家或100家店的目標,而自身的產品體系、管理體系、銷售體系等都不完善,導致目標僅僅是目標。
第十:商業模式如何構建?
因為互聯網的世界是平的,沒有區域市場之分。傳統時代,還可以做區域品牌老大,互聯網上沒有這個機會。能否直接面對消費者搞出新商業模式,是對所有傳統企業轉型的考驗。未來將是直銷時代,傳統渠道中有些必然消亡、有些必然轉變。大分銷的時代不存在了、請問,在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還有什么秘密可言?傳統渠道的價值沒有了,消費者還會為渠道成本買單嗎?傳統的營銷鏈條被肢解了,消費者還會為過長的營銷鏈條成本買單嗎?
企業要認真坐下來,好好想一想,我們的使命是什么?我們的產品有何競爭力?誰是我們的消費者?我們的產品如何到達消費者的手中? 葡萄酒的大時代很快就來臨了,葡萄酒也將成為主流的酒種,這是時代的機遇,但天上不會自己掉餡餅,也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要如何吃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