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旅游經濟運行分析與上半年趨勢預測報告》中指出,第一季度旅游經濟實現旅游收入1.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為20.6億人次,同比增長7.9%。
在宏觀經濟持續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面對白酒市場的下行與旅游市場的旺盛,各白酒企業也開始在這個旅游這個產業中尋找新的機會與結合點。
酒企“插足”旅游 搶占商機
四川•五糧液
“2015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將于8月在宜賓開幕,五糧液集團將全面介入,成為本屆文旅節的主會場之一。據悉,文旅節期間,在五糧液世紀廣場上將呈現《五糧·印象》表演、3D數字沙盤展示、書法藝術家現場潑墨等活動。五糧液集團辦公室副主任江宏表示,為籌備此次文旅節,五糧液開展了觀光通道規劃建設及標識標牌規劃等工作,并打造了安樂泉、白巖寺、五糧液園區旅游紀念品專賣店、廠史館等景點。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五糧液集團就已開始籌劃創建國家5A級景區,把推進旅游發展與推進一二三產業發展相結合,打造生態原料基地,開發特色旅游新產品,促進營銷,推動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品牌旨在抓住旅游契機,充分向外界展示世界的酒文化、中國的酒文化和五糧液文化。
青島•瑯琊臺
在瑯琊臺的全年銷售中,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淡季不淡。一名當地經銷商告訴記者,青島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城市,而白酒的淡季,正是青島旅游的旺季。在這樣的情況下,瑯琊臺以感受地方文化為契機,通過美景和美食的吸引,使各地游客成為了瑯琊臺在白酒銷售淡季的主力消費人群。
首先,瑯琊臺從海鮮特色和美食養生的角度出發,開展“吃海鮮,喝瑯琊臺”營銷計劃。“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海鮮和啤酒的搭配已經在健康層面上越來越不被認可。瑯琊臺這種合于時宜的特色營銷,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青島某瑯琊臺經銷商如此說道。
其次,瑯琊臺聯合青島市旅游局舉辦“瑯琊臺酒伴您青島美麗海疆行”活動。企業通過組織海水浴場、奧帆中心、名人故居一條街等著名景點的旅游者游歷,并在依托旅游景點中青島特產的柜臺售賣,完成銷售。
貴州•青酒
去年,貴州青酒集團攜手鎮遠當地旅游公司,在全國各地舉辦招商活動。除常規產品特點及招商政策宣傳外,將鎮遠旅游資源和青酒洞藏概念相結合的新營銷手段成為本次招商的新亮點。
貴州青酒集團董事長文義長表示,所謂體驗,不僅需要感受產品的質量屬性,還需要感受品牌地域文化的屬性。青酒把產品推廣和當地旅游做聯姻,既能吸引消費者來到鎮遠,實現產品銷售和旅游創收的雙贏,也能為我們未來的營銷發展探索出新的有效途徑。這是滿足消費者感受、體驗產品兩大屬性的行為。
據記者了解,自去年始,青酒便通過舉辦旅游論壇、電視宣傳等方式,邀請、吸引各地的文化名人和普通消費者到鎮遠旅游,意圖用“旅游+洞藏”的形式提高青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提高了消費人群對青酒的認知,使青酒從單純的酒水層面上升到了更高的文化屬性,另一方面也帶動了消費人群對青酒洞藏產品的需求。
旅游營銷的三大優勢
一、用旅游來實現體驗差異化
“擁有豐富地理環境資源的白酒企業,有著先天之利。把旅游和白酒結合起來,是拉開與競爭對手距離,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最好手段之一。”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國安認為,白酒從口感和營銷上來講,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但是,產品的釀造文化和環境卻不能復制,所以,品牌在地方文化上的旅游體驗營銷,有助于其產品在白酒市場中異軍突起。
“產品只有擁有了地方文化,才會在當地找到自己的地位。而如何運用好地方特色,這便是地產企業營銷的重點和智慧了。”青島厚百商貿總經理林軍禮對此這樣說道。
二、淡季消費新突破口
一名青島當地的經銷商告訴記者,“每天到青島來考察交流的學者、政要絡繹不絕,這時,送上一提小瑯高(1288元)已經成了青島的風俗。而這種贈送地方特產禮品的消費形式,也或多或少的避開了政令方面的限制。”
顯然,結合“買點土特產”的旅游消費意識,企業與地方旅游的聯姻一方面是品牌借勢宣傳和推廣的方式,更是產品在白酒銷售淡季中完成銷量的有限辦法。
三、吸引經銷商的選擇
煙臺華糖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金磊也告訴記者,作為酒類經銷商,要做某個品牌的時候,最看重的還是企業的規模、環境、以及發展潛力。而經銷商作為旅游者的實地觀感,會令經銷商和消費者對酒企印象深刻并有助于提升認同度。“實地的文化體驗與記憶,不是單純的產品廣告、品鑒招商能夠比擬得了的。”她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