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推動白酒產業綜合治理見行見效。”去年8月,遵義市委常委、仁懷市委書記蘆忠于用這句話把仁懷市白酒產業的綜合治理行動推向了高潮。
據今日仁懷報道,去年以來,仁懷聚焦白酒行業“低小散弱”問題,深入推進“三個一批”治理工程:
清理整治退出一批,關停白酒企業(作坊)622家,簽訂退出協議304家,填埋窖池2977口;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完成“四改”企業799家,驗收合格728家;兼并重組做大一批,將規模不達標企業納入兼并整合對象,已完成兼并整合51家,正在推進兼并重組試點區域3個。
在一系列大力整改的行動中,仁懷市緊抓白酒產業綜合治理,截至目前已關停、退出企業近1000家。我們不妨梳理一下,看看仁懷市究竟是如何打下這場大會戰的。
01、治理時間線
事實上,早在2020年11月仁懷召開的白酒產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工作專題會上,時任仁懷市委書記的黃興文就曾指示相關部門,要盡快拿出實施方案,細化完善內容,組織工作專班,采取“關停并轉”的措施,著力解決仁懷白酒企業“小散亂弱”的現象,推動仁懷實現白酒產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2021年,一系列整治行動開始實施,對于仁懷市而言,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21年1月4日
黃興文調研仁懷市白酒產業發展情況,強調要鼓勵企業“兼并重組”,進一步解決仁懷市白酒行業“小散亂弱”問題,以及生態資源保護、合理規劃用地等重要事項。
2021年1月6日
仁懷市召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會。時任仁懷市委副書記、市長的汪能科表示,要下大力氣抓好抓實白酒廢水處理工作;盤清全市酒企生產、管理水平、配套設施、生態環保等情況,為實施規范化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2021年3月8日
汪能科前往茅臺鎮,調研仁懷市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指示各涉酒鄉鎮和職能部門要持續開展白酒生產和銷售秩序整治,通過“關停并轉”來著力解決“小散亂弱”現象。
2021年7月20日
仁懷召開“白酒行業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暨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會”。
2021年8月13日
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發布《關于嚴格規范白酒企業生產經營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仁懷市所有酒企凡有開發“定制酒”和貼牌產品,一律嚴格到仁懷市酒業協會進行登記備案,并對企業掛牌進行清查整改。
2021年8月26日
仁懷市召開領導干部包保白酒產業綜合治理暨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動員大會,強調要對白酒產業來一場綜合整治,以期實現“數量從多轉少、規模從小變大、布局從散到聚、管理從弱到強”的根本性“蝶變”。
2021年9月24日
仁懷市人民政府印發《仁懷市白酒食品質量安全“亮劍”行動工作方案》。嚴厲打擊白酒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著力整治白酒食品質量安全隱患,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2021年10月-2022年3月
仁懷市委副書記、市長李穎多次前往茅臺鎮調研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督導檢查白酒企業“四改”、“環保督查反饋問題”整改、白酒產業綜合治理“打非治違”,以及幫扶干部包保責任落實情況。
2022年4月1日
仁懷市2022年河長制工作會議召開,持續強調要深入推進白酒產業綜合治理,嚴格落實白酒企業“四改”。
02、治理“組合拳”
2021年上半年,仁懷市連續開展白酒產業發展情況的深度調研,召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剖析仁懷白酒產業在醬酒高速發展中出現的“小散弱”企業無序發展、配套設置不完善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開啟了白酒產業綜合治理的序章。
2021年8月份,隨著“仁懷市領導干部包保白酒產業綜合治理暨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動員大會”的召開,仁懷市上下進入了治理行動的高速運轉階段!顿F州日報》如是報道:“37名縣級領導干部深入一線指揮,52個市直單位和11個鄉鎮(街道)聯動發力,940名干部聞令而動……”
在具體行動上,仁懷市實行“生態環境保護戰區包保督戰”,將白酒企業重點區域劃分為14個戰區,成立市級領導督戰隊,采取市級領導包保督戰,進行周調度、周報告,靠前指揮、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同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六個工作專班,全面開展白酒產業綜合治理。
市級領導負責包保37家白酒生產企業綜合治理,調度10個重點責任單位環保問題整改?萍夘I導及有關干部負責包保全市1643家白酒生產企業綜合治理,全面開展信息摸排、政策宣傳、問題整改、分類治理、跟蹤管理,幫助解決企業困難問題。
在配套設施上,項目建設是關鍵。仁懷市規劃建設滿足環境需求的工業污水處理廠、生產廢棄物處理和酒糟循環利用等工程;持續推進白酒企業“四改一建設”工程;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為主、公眾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推進“2+N”模式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
在區域上,實行分類施策。對于生態重點保護區的白酒生產企業一律關停拆除;城市發展重點區按照杜絕新增、減少存量的思路治理;對產業發展重點區深入推進“三個一批”治理工程。
在效果上,2021年11月24日,《今日仁懷》首次報道了整改工作成果:截止11月中旬,仁懷累計有580余家酒企啟動“四改”工作,申請驗收331家,驗收通過283家,其中,規上企業42家。
到今年5月,完成“四改”的企業增長到了799家,其中驗收合格728家,驗收合格率也從去年11月份的85.50%增長到91.11%。顯然,自去年以來,在“四改一建設”的工作指導下,酒企的白酒生產環境也得到了提升。
03、為何堅定“壯士斷腕”?
白酒產業作為仁懷的支柱產業,受到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今年以來,李穎更是頻頻前往茅臺鎮督察整改情況,跟蹤治理工作。同時,仁懷作為醬酒核心產區,也持續吸引著整個行業的目光。在一系列動作的背后,釋放出仁懷白酒產業堅定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號。
微酒董事長黃磊表示,小作坊不太符合醬酒產業的整體發展效益,無論是促進就業,還是產區規模化等方面都無法媲美大企業,在土地資源的有限的情況下,對小微企業(作坊)施行“關停轉并”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生產效益的提升。
北京卓鵬品牌營銷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卓鵬認為,小微企業在生產釀造體系化、產品質量標準化、以及未來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為了仁懷產區的良性發展,引進更優質的資本,政府鼓勵大型企業、外資企業收購小微企業,鼓勵小微企業自我轉型,從而促進仁懷醬酒產業走向更健康的發展和建設道路。
去年8月份,有消息人士透露,“從2021年起,未來三年內,仁懷將綜合治理白酒‘小散弱’企業600家以上(不超過1000家),并通過一系列動作,全面提升仁懷白酒行業污染防治水平。”
據今日仁懷最新公布消息,僅一年半時間,仁懷關停和已簽訂退出協議的白酒企業(作坊)數量已經達到926家。由此可見,仁懷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時,也加快了速度。
從結果來看,這場綜合治理行動通過“停業、改造、兼并、轉型、關閉、拆除”等措施,有效整治了白酒行業突出的生態問題和小、散、弱的狀況,促進了白酒產業的局部優化和結構升級,白酒產業集聚度得到了明顯提升,發展質量得到了改善。
近日,仁懷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仁懷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劉進于透露,仁懷全市現有規上白酒企業106家,2021年白酒總產值同比增長29.9%,到2025年,白酒工業總產值將達2000億元,規上企業突破200家。
記者手記:近幾年,眾多白酒企業(作坊)如雨后春筍般突然出現,而仁懷各方面資源畢竟有限,在無序的發展中,超負荷地支撐著當地眾多白酒企業(作坊)的運轉。這種情況顯然與當地白酒產業的健康化發展背道而馳。
要解決這類問題,產業的集中化成為一個必要的發展方向。
集中化的目的就是“做強”,減少“小散弱”企業(作坊)的數量,將他們占據的資源更高效地集中利用起來,讓仁懷的白酒企業由“多而散”走向“少而強”,從而更有利于優勢品牌的打造和傳播,為仁懷白酒高質量發展清掃障礙。
由此可見,此次治理行動對當地白酒產業來說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原標題:關停、退出近1000家酒企,仁懷有多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