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產區”是個金字招牌,如何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并挖掘價值,這是個問題。
5月10日,仁懷發布“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貴州·仁懷)”圖識,有媒體表示,該圖識是“核心產區”的有效“身份證”和醬香白酒行業入門“通行證”。為何一個logo,能獲得關注與高度評價呢?
圖識雖小,內涵卻極為豐富
從整體設計上來看,“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貴州·仁懷)”圖識包含仁懷醬酒產區的基本要素。
蜿蜒流淌的赤水河和“茅臺鎮”三個大字位圖識居正中。在醬香白酒品類中,“赤水河”與“茅臺鎮”是標志性的存在,將這兩者突出顯示,彰顯了仁懷產區的地域價值。標識中所采用的地圖,實則為仁懷全貌,代表的實際面積為1788平方公里。圖識頂部書寫“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底部書寫“貴州·仁懷”,強調了仁懷產區的整體性和產區核心性。
左右兩側植物是高粱和小麥。這里的高粱特指仁懷當地特有的“紅纓子”糯高粱。作為釀酒原料,“紅纓子”糯高粱顆粒堅實,飽滿均勻,極耐蒸煮;支鏈淀粉含量達90%以上,單寧含量達到1.68%,這些特質,塑造了仁懷醬酒獨特的風味。
據介紹,該圖識主要用于證明仁懷醬香型白酒的原產地域和特定品質,強化“核心產區”地域保護,提升“核心產區”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保護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此,仁懷市同步制定了《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及圖使用辦法》。
《辦法》規定:“核心產區”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授予仁懷市的區域性品牌,用于證明仁懷醬香型白酒的原產地域和特定品質;仁懷市酒業發展服務中心對商標享有專用權和管理權;申請使用“核心產區”稱號及圖識,經仁懷市酒業發展服務中心審核批準方可以使用。
《辦法》明確,在“核心產區”范圍內,從事醬香型酒類生產和流通活動的企業(作坊)、白酒產業相關配套產業,符合使用條件的產品經營者,簽定使用許可合同、辦理準用證后領取標識及防偽條碼。使用者可在其產品上或包裝上使用圖識,進行產品廣告宣傳。對未獲許可而擅自使用者,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罰。
多重價值,推進核心產區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貴州·仁懷)”圖識的發布以及相關使用辦法的出臺,在提高準入門檻的同時,為仁懷醬酒品類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支持。它的發布,具備多重價值。
從文化價值上說,該圖識的發布將仁懷、赤水河、茅臺鎮等品類關鍵要素整合起來,特別凸顯產區概念和文化,是對產區文化的整合和傳播,也是對產區地緣劃分行為的一種肯定。這種做法,顯然符合行業“產區化”發展趨勢,將為產業提供文化賦能。
從產區保護角度看,圖識進一步明確了仁懷產區的具體范圍和產區特色,并嚴格規定了使用范圍和侵權處罰。這將在一定程度上規范非準入酒企的營銷行為,對于保護仁懷產區本身品類核心產區地位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角度看,“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貴州·仁懷)”圖識的發布也為其它白酒產區的差異化發展提供了參考。每一個白酒產區都有其代表性的元素,它們可以是獨特的工藝、原料,也可以是山川河流和行政區劃,白酒產區的打造應該立足于本區域的核心文化主體和產品特色。事實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美其美的白酒產區可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伴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覺醒,白酒產區化逐漸成為白酒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此次仁懷發布新圖識,進一步強化了產區印象,規范了產區圖識的使用,也規范了產區內醬酒的發展,有利于推動醬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原標題:“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貴州·仁懷)”圖識發布,誰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