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正在成長為遵義醬酒生產的重要產區之一。
《遵義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文件表示:要做強茅臺鎮核心產區,加速發展習水產區、赤水產區、土城產區、董公寺產區、鴨溪產區。
與同屬遵義的仁懷、習水產區相比,赤水產區同處黃金水道赤水河畔,海拔300-400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日照1192.5小時、年降水量在800~1700毫米之間,低緯度、中海拔、微風速、微生物、紫紅泥、清潔水正好適中、應有盡有,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與此同時,赤水也擁有悠久的釀酒歷史。1986年,赤水老窖在遵義第二屆酒評選中脫穎而出獨占鰲頭,同年12月又成為貴州省第四屆“銀樽獎”名酒。1992年,赤水老窖、赤水醇在泰國首屆曼谷國際名酒博覽會上雙雙榮獲金獎。
而在2022年1月11的“赤水河谷·中國醬酒”產區研討會暨專家委員會年會“上,赤水市委書記汪能科對赤水市未來的發展方向定調:“強市之路歸于酒”。
01、“做醬酒,赤水要爭當主力”
在未來五年甚至更長遠的規劃中,發展白酒特別是醬酒將是赤水工業最為重要的支撐點之一,這是赤水市對赤水產區的定位。
在2022年初的遵義市酒業協會年會上,汪能科首次對外公開表示:“參與世界醬香白酒產業集聚區,赤水要爭當主力;建設赤水河谷醬酒產業帶,赤水要爭創主場;打造赤水河下游醬香白酒黃金產區,赤水要唱主角。”
按照規劃,赤水到2025年將實現白酒產能至少5萬千升,產值96億元以上。無論是對赤水市,還是對醬酒產業而言,赤水產區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由于種種原因,相對于遵義市的仁懷和習水兩大產區,赤水產區的醬酒產業起步相對較晚,規模也并不突出。
據赤水市政府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赤水市共有年產100噸以上生產規模的白酒企業13家。2015年,赤水市規模以上白酒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7.63億元,全市全社會白酒產量1.2萬千升。
到2020年,赤水市共有白酒企業24家,產能1.95萬千升;2020年白酒產量0.77萬千升,工業總產值16.1億元,工業增加值15億元;規模以上白酒企業5家,分別是丹霞酒業、貴福酒業、老窖酒業、巴蜀液和名河酒廠。
在2020年之后,赤水便按下了醬酒產業發展的加速鍵。
赤水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赤水將打造赤水河醬香白酒核心產區,新規劃約4400畝白酒產業園區,主要以生產醬香型白酒為主。
在日前遵義市投資促進局公布的《遵義2021年產業大招商第一批推介項目》,在總值近170億元的招商項目中,赤水的總招商額超過65億元,其中赤水白酒產業園建設的項目規模已超過50億元。
2020年,貴梁、百年赤水等一批5000噸起步的企業開始陸續入駐赤水產區,赤水本土原有的企業也開始發力。截止目前,赤水市已有經開區白酒產業園、復興園區、官渡園區、長沙白云園區等醬酒產區,“一園三區”的發展格局日漸清晰。
《2022年赤水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赤水市2022年工作安排的一大重心便是加快赤水產區的建設,具體工作包括:
1. 加快興吉珊酒業等項目建設,推動百年赤水、貴仁貴酒投產運行,新增白酒產能2萬千升以上;2. 引進年產5000千升以上的白酒企業2家以上,新投產白酒配套企業6家以上;3. 支持貴福、巴蜀液等企業技改擴能,依法取締不達標企業和小作坊。
赤水產區成長的加速度,讓赤水具備了成為遵義醬酒第三極的可能。
02、赤水按下醬酒加速鍵
當酒業家來到位于赤水市經濟開發區的百年赤水二期工地,這里正呈現出熱火朝天的趕工景象。
“他們現在在趕進度,爭取趕在今年重陽下沙。”赤水市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對酒業家介紹到。在赤水市經濟開發區,正在趕工的新酒廠工地處處可見。
據赤水市經開區相關負責人對酒業家透露,2021年赤水市已簽約20家白酒企業及配套入駐赤水經濟開發區,其中已經有9家酒企已開始動工建廠,赤水產區在白酒產能上做到了飛速擴張。
酒業家整理目前已對外公示的項目發現,引入外來酒企已成為當前赤水產區迅速擴張產業的主要驅動力,按照設計產能,外來酒企為赤水產區帶來的醬酒產能超6萬噸。
據了解,貴州貴粱酒業是最早進駐赤水產區的外來酒企,公司位于赤水天臺鎮,生產廠區占地面積128畝,現有六個大型生產釀酒車間,年產優質醬香型白酒5000余噸,儲酒能力達10000噸(一期),目前已經實現投產。而百年赤水位于經開區的一期工程5000噸產能也已經實現投產,二期正在抓緊建設之中。
于此同時,赤水產區原有企業也正在積極擴充產能,貴州巴蜀液酒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余玲向酒業家表示:“我們公司目前有窖池794口,根據今年計劃投糧來測算,預計有9600噸的量。
酒企的入駐,在迅速擴大赤水產區產能的同時,也讓赤水產區迅速形成規模效應,這樣的增速的在同類產區中也實屬罕見。
03、四大優勢凸顯
毗鄰瀘州與習水兩大白酒核心產區,作為赤水河流域下游核心樞紐之一,赤水市卻一度被認為是醬酒的價值洼地。
多位參與赤水酒業投資的酒企負責人向酒業家表示,近年以來赤水產區的投資和醬酒發展情況開始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這離不開赤水市良好的“酒環境”:
1. 政策支持、營商環境良好
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赤水市政府為酒企提供極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仁懷原市委副書記、市長汪能科履新赤水,并出任市委書記,赤水酒類產業發展和投資也更加受行業關注,“在赤水,關于酒類業務的所有手續都會加速辦理。市政府高層每個月都會巡查酒企工地,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有酒企相關負責人對酒業家如此表示,赤水市政府對酒企的友好和重視,可見一斑。
隨著貴州赤水經濟開發區實現七通一平,建成標準廠房188萬平米,完成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40萬平方米,路網50千米;A設施的完善為項目的建設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2. 成本優勢明顯
相較于其他產區,赤水產區進行生產的酒企享有極大的成本優勢。
來自赤水市人民政府官網的招商文件信息顯示:在土地成本上,企業土地價格僅300元/㎡,每畝地成本僅20萬元,土地價格遠低于其他產區。
酒企運營成本也低于其他的產期,資料顯示,赤水產區酒企享有工業用電成本0.54元一度,工業用氣2.64-3.14元/方的價格,而赤水市人員工資成本也遠低于其他產區。
同時,在稅收上,赤水產區的酒企享受《關于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公告2020年第23號)帶來的稅收利好,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3. 產區配套建設完善,酒企落地更順暢
在產業配套和生態上,赤水市政府也在積極布局。
2020年12月,赤水市白酒產業配套項目落戶經開區,建設內容包括酒蓋、酒瓶和酒盒的生產和精藝加工等方面,預計于2021年3月1日前建成投產,6家企業總投資均為5000萬元。2021年6月17日赤水市集中簽約6個白酒及配套產業招商項目投資額達35億元。
另一方面,赤水市政府還專門為白酒企業修建專用水庫,從水質上為酒企護航。
與此同時,赤水工業基礎良好,區位優勢明顯,是川渝“南下”與貴州“北上”的交通要道,陸路方面,蓉遵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正在規劃建設瀘遵高鐵和渝赤敘高速,融入成渝“一個半小時經濟圈”。
好的生態布局和產業配,讓酒企在赤水產區更易落地,也更容易拓展市場。
4. 更容易形成規模性
除了極具吸引的外部環境之外,赤水產區也讓酒企在自身發展上,有了更大空間。
在赤水產區建廠,廠區的規?梢詫崿F大跨步。與仁懷處處山地且土地資源極度碎片化不同,赤水產區可以給酒企提供大量且平整的土地蓋廠房,廠區規模幾乎不會受到土地面積和地形的制約。
從各家入局的酒企噸位設計來看,赤水產區即將浮現出一批大規模、高產能的規模性酒企。
04、赤水產區的機遇與挑戰
在新興的赤水產區,酒企的挑戰與機遇并存。
“說起醬酒產區,大家印象更深刻的可能還是仁懷。”貴福酒業第四代傳承人周曦對酒業家分析道,目前赤水產區還沒有形成產業的集群和規模優勢,導致外界對赤水產區的認可度還不夠高。
另一方面,赤水產區當前缺乏代表性的品牌,無論是傳統醬酒還是大眾醬香,在赤水產區都還沒有形成具有標桿性的品牌。
但與此同時,周曦等人也將這視為一種機遇。對于的赤水產區的未來,酒業家調研的多家入駐酒企都保持樂觀態度。
成為赤水產區的名片品牌也是一條可行之路。“仁懷有茅臺酒,習水有習酒,我希望百年赤水能成為赤水的一張名片。”百年赤水酒業集團董事長如此向酒業家描述他的愿景。百年赤水總經理蘇恒進一步向酒業家表示,赤水產區目前缺乏代表性品牌,百年赤水雖然是外來企業,但百年赤水本身就是為赤水產區量身打造的品牌名片。
而貴福等赤水老牌醬酒企業則認為,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之下,貴福有機會成為赤水地區傳統醬香的標桿品牌。
不僅如此,在赤水產區的巨大產能和成本優勢之下,百年赤水等酒企入局大眾醬香市場,具有先天優勢。在醬香熱向消費端傳導的同時,大眾醬香也有望成為赤水產區的破局之道。以百年赤水為例,其產品產品定價在99-500元之間,定位于老百姓的口糧酒。在山東、河南等地,200-300元區間的醬香產品仍是最為走量的大眾產品。
而在赤水產區不斷新增產能規劃背景之下,未來大眾醬香市場出現的首個規模性品牌,也有望出現在赤水產區。(原標題:2021年招商65億、多家酒企巨資建廠,赤水有望成遵義醬酒第三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