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近兩年太多品牌百貨商場、大型生活用品超市紛紛關門歇業,在營業的百貨商超實體店也是生意清淡,非節假日人可羅雀,到底怎么了?是擺在從事實體商業經營者面前的一個難題,實體商業出路在哪里?如何破局,筆者就此分析并給出應對措施如下。
一、尋根
先看一組數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商品零售268621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24億元,增長3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8%。由此可見老百姓的消費支出沒有減少,消費渠道有轉向網上消費的比重增大。那么蛋糕始終在那里,如何可以干掉對手吃得更多,而且在各項成本不斷增大的狀況下,吃得開心,一方面實體商業企業本身需要轉化觀念,把之前以管理為導向的經營模式,真正轉化為以顧客(用戶)需求為導向,企業天天在喊提升服務、優化商品結構,但你是站在哪個位置看這個問題?提升服務、優化商品結構沒有錯,但一定要從顧客(用戶)的需求出發,我們最尊重的上帝客人,他們要什么樣的服務,他們要什么樣的商品,只有做對位,才能贏得顧客(用戶)的認可與厚愛,這一做法叫“心動”。另一方面要“行動”,要把以用戶為上的經營指導思想落實到各個服務動作上去,做精做細。
二、下藥
1、夯實基礎打造精英團隊
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完成,在今天沒有單項工作可以成事,只有工作與工作之間的協同才能推動整個項目完成,那么今天也不再有個人英雄,需要的是精英團隊,商業管理公司要從根本上重視人才的培養,筆者十多年前在一家臺灣零售企業工作,對他關于人員的培訓,培養很是認同,企業在每年年初就對本單位需要通過培訓補強的內容進行認真討論,從而確定年度培訓計劃安排,培訓內容分為多個模塊,每個模塊的教練員由資深員工擔任,稱為內訓師。內訓師為了培訓好自已擔綱的項目,不斷自我學習提升,再將學習成果傳授給他人。公司對內訓師視培訓效果進行獎勵。從而在企業內部團隊形成一個學習型組織。
員工的晉升機制健全,總體可分為兩個上升通道,一是管理通道,最基層員工到總經理,二是技術通道,普通員工到資深員工,資深員工可以和中層管理人員的工資并齊,給到員工發展機會。
薪酬及考核:薪酬可以與行業高水平對齊,我比較主張配置80%的人力去拿120%的薪酬,“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先下留下的古訓,我們著這還是相信。考核機制要健全,必須做到有任務,有標準,優獎劣罰。所有的管理干部實行一年一聘,年初訂目標,月度檢視,年終算總帳,不符合要求的要堅決拿下,以正視聽。在企業內創造一個競爭向上的團隊文化。
團隊建設:節日慰問,定期懇談會等一個也不要少,員工承擔了壓力,圍打沖殺,我們對其的關心必不可少。一定要給員工創造一個舒適的工作氛圍,什么拉幫結派統統少來,把這種人斬立決,堅決清出隊伍,在企業組織內倡導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團隊文化以及員工個體積極、陽光、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最佳工作狀態。
2、購物氛圍營造
“細節決定成敗!”是營造購物氛圍的最高指導思想,硬件裝修、材質選擇、色彩應用、燈光音樂、貨品陳列、員工著裝形象、清潔衛生、甚至氣味等,任一一個細節都要做到盡善盡美,網上商場這只狼已經來了,而且在向獅子老虎方向進化,我們只有把武松手里的打虎棒磨得锃亮,才不致于被虎吃掉,甚至把虎趕跑,當然終極目標是把虎打死(圈在籠子里,讓他在他的地盤里稱王就好了)。只有讓客人體驗舒適,才有客人二次消費,才有口碑傳播,特別是今天大家都在喊社群營銷From EMKT.com.cn,哪個美女沒有幾個閨蜜,你得罪了一個,就要接受被一群放倒,這是何等代價,所以我的觀點是,戰戰兢兢,以雞蛋里挑骨頭的境界,服務好我們的上帝大爺,其實想通了,這有什么?當孫子不外乎得票子!
光做到這些還不夠,你再造氛圍,而我們的對手同樣甚至比我們做得更好,那么我們怎么樣才能吸引到客人不斷到我這里來?,成都有一個商業做得很成功,百貨+超市+旅游,把海洋世界、恐龍公園搬到了商業體里,每天可以說是人滿為患,號稱亞洲最大的水幕屏,每天定時可以免費觀看美人魚表演,這是他其中亮點之一,還有一點做得也很好,整個商業體商家與商家之間真正一家人,你來我家消費了可以去鄰居家享受優待,譬如:買1000元衣服,可以和女朋友一起免費喝杯咖啡,是不是挺不錯,比起直接打折,發抵用券要高雅得多,完全沒有“奸商來了”的感覺。所以促銷也要促到消費者心里去,我認為企業應該成立一個部門,叫客戶心理研究部,就一個任務,每天不斷去想,客人要什么,我們就滿足什么,客人的要求滿足了,自然就爽,爽了不外乎就是還要爽和把爽的經歷分享到閨蜜圈里去,形成良性循環。
3、商品結構優化,適銷對路
商業體所在商圈,輻射2公里半徑自然是目標客戶,需要對這一群人加以研究,他們的消費能力、做什么工作、品牌對應度、年齡結構、小區總戶數、學校人數、房價、停在小區內車輛檔次這些都是硬指標。不是說把百貨商業全做成一線高端品牌生意就好,或是中端品牌,或是中高結合,只有對路,定位準確,找到目標品牌,組合好,才能吸引目標客戶。
4、客情關系維護管理
客人來消費了,不能把他看成一次性,要利用好這個1,讓1生2,2生3,3生萬物!如何做到這一點,每個企業都有客服部,記住客服部不是給客人解決問題的,而是要找到問題,不要讓問題發生才是至高原則。海底撈火鍋為什么在火鍋行業中能一枝獨秀,他的味道我相信是不錯,但一定不是最好,大家談到海底撈就是他的服務,服務已經是他的代名詞。首先客人信息系統要健全,節日慰問少不了的,別人在做,你也要去做,但另可以加一些增值服務,譬如:客人逛個商場,順便可以把衣服提去洗了,洗好后,可以在自已樓下最近的合作點取件等,總之把商業體做成一個消費生態中心。
三、收官
團隊專業能力上去了,品牌優化合理了,客人找到上帝感覺了,自然生意就會好起來。時下全民都在喊互聯網+,連政府頂層設計都在講大力發展互聯網,在這種背景下,我的意見是傳統百貨商超不要落伍,還是可以與互聯網接軌,但不是讓你去建官方商城,畢竟互聯網的玩法思維和實體商超的做法不一致,硬要去建,只有一個字,等死吧,上帝來了都救不了你!萬達玩電商就是個例子,因為在互聯網行業生存規則就是只有第一和第二,沒有第三,第三只有死,而傳統百貨商超不一樣,我排到500位一樣可以活得很好,只需把我的商圈經營好就對。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不是圈子的人就不要玩圈子的事。話說回來我們如何接軌呢?可以與第一第二互聯網電商公司合作啊,這叫借力!譬如在京東、天貓上開家屬于百貨商超的官方商城,這也是嫁接互聯網一個很好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