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逸香網主辦的“Top50+葡萄酒企業家,我很想見他”的活動在朋友圈瘋傳,筆者的朋友郭海冰(酒管家創始人、山東斯馬特公司總經理)名列其中。在筆者投完票問其要不要拉票時,老郭淡然道,實力弱小,縱然投票奪得第一,又能如何?
與老郭認識近四年,評價一句話,他不是個賣酒的商人,而是兜售智慧的酒商。為了能搭上“互聯網”這趟車,老郭苦心孤詣,被圈內人稱為“數據哥”。筆者分享郭海冰的四件事,說明從萬元起家到身價千萬不是偶然。
自學成專家降低推廣成本
賣酒的人更懂酒,尤其是葡萄酒。郭海冰從網絡及書籍中查閱關于葡萄酒的各種資料,又不厭其煩的參加各種葡萄酒沙龍,歷經半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認可。09年底,郭海冰開始在博客上更新自己對葡萄酒市場的看法,很快在網絡上小有名氣。他后來發現凡是被百度“收錄”的博客頁面,瀏覽量會持續增加。于是,郭海冰開始綜合研究各類網站,有意識的去各網站開專欄推廣葡萄酒,隨著時間的積累,有了百度百科以及“沒有品牌的酒只是變味的水”等專屬語錄,深深影響了很多行業及大眾媒體記者,進而影響了消費者。
軟文賣拉菲提高品牌背書
2011年,郭海冰在很多報紙投放軟文,意在對網絡市場的布局,方便消費者因需求而搜索提供參考答案。2011年中秋節前,郭海冰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訂購大約20萬左右的拉菲酒,需要讓其把酒送到某酒店。老郭馬上意識到可能是個騙局,但不愿意放棄這個訂單,于是做好準備后帶著酒去了某酒店。交易蠻順利,在老郭的再三追問下,對方說,是在某個重量級網站的上看到“拉菲,濟南真拉菲來了!”的新聞,上面還有郭總和拉菲首席執行官的合影,所以肯定郭總手頭會有真拉菲。經過此事后,郭海冰更加注意網絡推廣,開始有意識的“挖坑”及“布網”,將網上的客戶漸漸發展為好朋友,在葡萄酒事業做得順風順水。
爆款做電商提升人氣流量
2012年,當時酒類電商競爭遠不如今天激烈,業內很多人還停留在對網絡賣酒的真偽、物流的安全甚至可行性擔憂時。郭海冰超前的意識到,打造一個好的網店不如打造一款爆款產品更為現實,然后依托該產品的長尾效應為其他產品引流。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把“黃尾袋鼠”打造成超級網絡爆款,不怕與同行競爭,尤其是比他實力大、流量大的同行,從打價格戰到網絡推廣,往往在淘寶的搜索“黃尾袋鼠”,僅首頁就有郭海冰旗下店的頁面就有5、6個,很多很有實力的企業也都排在它的后面。再到后來,郭海冰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葡萄酒,南非的斯麥特、新西蘭的南極星等。
創始酒管家抱團謀求發展
2014年,酒業O2O盛行,郭海冰創辦酒管家,旨在解放酒水業務員并打通上游葡萄酒資源及下游終端的資源,作為山東省唯一入選的電商項目參賽“互聯網創新與創業大賽”,最終斬獲全國銅獎。郭海冰想通過買家與賣家的APP讓酒水業務員們隨時隨地做生意,后來發現酒快到等競爭對手的試水決定了酒管家很難在APP處發力和推廣。郭海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酒管家”延伸為連鎖商標,以免費傳授電商經驗及提供上游資源甚至共享酒管家商標的方式,開始了新的一輪網上資源的爭奪,目前已經有上海、煙臺、廣州等近百個合作伙伴加盟。
正在布局的酒管家
海納百川,互聯網時代提倡資源共享;冰雪聰明,互聯網時代講究審時度勢。筆者有理由相信在股市5000點之前出逃的郭海冰對商業模式有著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