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酒企酒商自己做平臺似乎已成為了一股風,人人都稱自己也在做平臺,可是你做的平臺到底是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谷歌、微信這樣的通吃平臺呢?差別就在于你有沒有網絡效應,你有沒有消費者之間的增值性,你有沒有消費面的規模經濟。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文/陳威如
如果你是這個行業第一個導入網絡效應的人,恭喜啦,你將延續你的領先優勢,而且贏家通吃。我們說的網絡效應,指的是當越多的人使用同一個產品的時候,產品的效用越高。
大家想一想,農貿市場為什么不能引爆,雖然看起來好像是面向所有人的平臺,可是如果你是買家,當農貿市場聚集的買家太多的時候,你就往往不太能買到新鮮的。而且太多的人聚集在農貿市場,你就會覺得太擁擠了,不舒服。這個我們稱為“負面網絡效應”,此時越多的人只會帶來效用的降低。
更多的情況是,很多產品和服務使用的人越多,效用越高。如果你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微信的人,你還要等第二個人下載了微信才能跟他相通?墒钱斈愕闹車恳粋人都開始用微信的時候,你就覺得微信很好用。每個人在使用微信的時候,都增加了其他人使用微信的效用。大家共同用一個平臺,一個產品,一個服務,產生了效用上的增值,也就是我們說的網絡效應,它是區別于以往觀念中的平臺跟真正的平臺的地方,即網絡效應的設計和爆發。
1、在產品的生命周期中導入網絡效應
iPhone4推出的時候有一個亮點就是facetime,facetime的使用能夠產生極強的網絡效應。如果你很想要用facetime,你就會幫你的家人都買一臺iPhone,希望你的朋友每人都有一臺iPhone。因此每個消費者都會變成它的推銷員,幫它散播,幫它拉客進來。
現在的導航軟件都開始導入實時路況,實時路況對現代人的城市出行非常有幫助,因為大家所要的不再是最短的距離,而是要能夠最快地到達。實時路況信息是怎么來的呢?不是從交管局,而是從每個人使用導航軟件所發出的信息里面收集而來的。當每個人實施利己行為的同時,也幫到了別人。因此,導航軟件不但為社會帶來很大的價值,還會讓使用者幫它推廣,拉其他的使用者進來。如果你的產品生命周期中能夠導入這種機制的話,產品還能不引爆嗎?
2、在B2B市場導入網絡效應
以上講的都是在個人消費領域的網絡效應,那么在B2B市場能不能導入網絡效應?通用電器是全球三大飛機引擎制造商之一,它提出一個創想,要讓每一臺飛機引擎都配備一個傳感器,隨時偵測氣流狀況。各位如果坐過飛機應該知道,氣流會造成安全問題,對乘客的舒適性也有影響。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能夠提早一分鐘知道飛機快要經過氣流而提前避開,而不是叫乘客預先提防,那不是更完美的航程嗎?如果所有飛機都裝上傳感器,當前面的飛機飛過這一塊氣流的地方,就可以告訴一分鐘后要飛過這個地方的飛機,提早做準備。越多的飛機裝上傳感器,就可以幫助所有的飛機掌握每一寸氣流的狀況。
你可以想象,第二家公司也想推出傳感器,可是對于航空公司來講,如果已經加入了聯盟,拿到了更加全面更加準確的數據,請問還會有飛機制造商想要采用第二名的引擎嗎?沒有!大家都會選擇已經有一個大量用戶的平臺,大者恒大,贏家通吃。一旦領先了以后,你的領先優勢會非常持久,哪怕后面這家引擎公司的引擎特別棒。
3、在銷售階段導入網絡效應
請你想一想,在銷售的過程中能不能導入網絡效應?我們知道滴滴打車跟快的打車最常用的促銷方式是給消費者優惠券補貼。傳統的優惠券的補貼方式是,你打車以后,為了獎勵你,給你一張十塊錢的優惠券,希望你下次再打的時候使用。每個人使用優惠券只對自己有好處,跟別人沒有關系。
去年年中,滴滴率先推出了“紅包優惠券”,你打了車以后給你30張優惠券,如果你發到朋友圈,你有30個朋友都能夠一起分享到優惠,他們打車的時候可以使用;他們用了優惠券以后,還能拿到優惠券,返還到你身上。跟我們剛剛講的一樣,每個人在做對自己有利的行為的時候,就幫到了別人。人人幫人人。
過去做營銷,一家公司想要發出10萬張優惠券給10萬個人,要花的成本不知道多少,現在滴滴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就一張發給了30個人,這30個人會怎么樣,幫你發給另外30個人,30的N次方,很快就在幾天內傳達到上億的人數,快速地發布。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在營銷的過程中能夠導入網絡效應,讓每個人在做對自己有利的行為的同時也幫到了別人,你的產品銷售就能快速爆發。
4、在產品研發中導入網絡效應
在我們現在的思考里,研發總是高大上的技術人員的專職,可是我們明明知道,在快速變動的市場里面,技術人員越高大上,就跟群眾越脫離,他們的很多預測都是自以為是的預測,不一定真的能夠達到消費者的全面滿足。因此,有沒有可能在研發過程中就把人人共創、人人共享的思維加入進去?
有一個中歐校友在做機器人研發。機器人的市場可以分為工業機器人和家用機器人,但是他做的是玩具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已經有德國的一些廠商在做了,家用機器人幾個日本的大型廠商也在做,可是花了巨資最后完成的機器人只有7歲小孩的智商。
這個校友專注做玩具機器人,玩具機器人的需求非常多元化,那怎么樣鼓勵每一個消費者都變成創客?當他們擁有了一些機器人的設計創意以后,別人也可以參考他的做法對自己的機器人加以改良,將其變成自己喜歡的機器人。這個我們稱為 “開源硬件”,通過做社群來達成共創、共享。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能不能設立一個機制,甚至在研發的時候就導入更多人的參與,帶來其他人的創意,其他人的創意幫助了你完善產品的個性化,最終做出你想要的產品。
5、在售后環節導入網絡效應
中國曾經是自行車制造王國,可是自行車這個產品沒什么技術門檻,做到最后就變成賣硬件賺錢,變成殺價競爭,大家都賺不到錢。
但是有一家公司在做出了全球第一輛所謂的“智能單車”之后,很快地開發了一個叫作“行者”的騎行App,這個App目前已經有150萬用戶。為什么會這樣呢?當你在使用自行車的時候,你需要找尋更多的自行車使用方法和途徑,你就會想知道到底有哪些好山好水的路線是適合于自行車旅游的。
這個App聚集了一批對自行車旅游最有興趣的人,做了很多路線推薦:有人走過這條沒有人走過的山路,發現這是很好的,它就把這個路線給列舉出來。如果你害怕,里面還有一些專業的人士帶你去,當然個別的有一些收費。結果,路線推薦做好了以后,跑步者也開始加入了,玩游艇的也開始進入了,開始形成很多頻道,許多好玩好吃的信息都進入了這個平臺。
騎行愛好者花兩千塊錢買一臺自行車,卻愿意花五千塊錢來改善這輛自行車的某些零部件,后面的市場還更大。這樣,這家企業不再只是做自行車的,而是變成了提供了配件的平臺。這家企業還做社區、做俱樂部,俱樂部里面有很多的騎行活動,騎行中有吃喝玩樂的消費,買賣和交流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實現。
即使身處傳統行業,你也可以引爆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的概念區別于以往觀點中的平臺。人人都稱自己也在做平臺,可是你做的平臺到底是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谷歌、微信這樣的通吃平臺呢?差別就在于你有沒有網絡效應,你有沒有消費者之間的增值性,你有沒有消費面的規模經濟。
以前講的規模經濟就只不過是降成本而已,現在講的規模經濟是指能夠帶出更多的效用來,我們剛剛舉了很多B2C、B2B的例子,告訴大家不管你做的是什么行業,尤其你做的是傳統行業,都可以在你的產品設計、產品銷售、產品售后環節導入網絡效應。
如果你是這個行業里第一個導入網絡效應的人,恭喜你,你能夠延續你的領先優勢,而且贏家通吃。如果你不是第一個導入的,我想你要特別留意,因為你有可能瞬間失去你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