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自從隋唐時期,政府正式設立科舉制開始,開科取士的傳統便開始逐步影響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參加科舉考試,是古代讀書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科舉考試中,取得殿試第一名的人,被稱為狀元。
考上狀元,金榜題名,自然少不了擺宴席慶祝,少不了喝酒助興,從前每戶紹興人家誕下嬰孩后,都會將一壇花雕酒埋在地底。如果生的是男嬰,便盼望他長大后飽讀詩書、上京赴考,有朝一日高中狀元回鄉報喜,大擺宴席招待親友,并打開埋藏的這壇酒,這酒也被叫做狀元紅。
現在雖然沒有了科舉考試,但是,每年六月份的中高考則關系到萬千家庭?纪曛螅o接著的謝師宴,可以說是宴席市場上的一個重頭戲,由于國人“無酒不成席”的傳統,宴席市場,歷來是各大酒廠競相爭奪的目標市場,是各大酒企推廣自家品牌的重大時機。
那么,為什么說謝師宴是推廣白酒品牌的重頭戲?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分析,小編梳理出以下三個觀點,以饗讀者。
首先,謝師宴形成親密圈子,為推廣白酒品牌提供了優質傳播基礎。
謝師宴不是普通的家庭聚會,而是一個家族的慶功會,謝師宴參與的人,包括了參與中高考的學生、學生父母和其他家長,老師同學等等,大部分涉及到老中青三代人,是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基礎上,涉及代際人群最多的聚會,這種場合下,出現的白酒品牌,可以輕而易舉地被意見領袖推薦給各個年齡層的人(不能喝酒的除外)。
其他類型的宴席往來人員比較多而且雜,彼此的關系不是過于親密,不如謝師宴的人際氛圍更加密切,更有傳播黏度。
其次,以感恩文化為基礎的謝師宴,是打感情牌的大好時機。
謝師宴的主要人際關系是師生關系,這種師生關系背后所主導的內涵是感恩文化,而尊師重教,感謝師恩,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將“師”同“天地君親”一道作為傳統祭祀的主要對象,又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可見在傳統文化當中,對恩師的敬重,而白酒是中國人宴席上必備的角色,那么,謝師宴上的白酒,必然是被慎重對待,不能馬虎。對白酒的選擇,是學生對老師感恩的體現,白酒企業可以適當推出以謝師宴為消費對象的酒水品牌,在產品的設計中體現出感恩和尊師重教的文化主題。
最后,謝師宴是學生時代中幾個重大事件之一,做好了學生時代的品牌宣傳,就是培養自己的潛在消費者。
舉辦謝師宴的學生群體,必然大部分不是白酒產品的主流消費人群,但是確實是潛力巨大的潛在消費人群,而謝師宴作為學生時代的重大事件之一,必然在他們的心中形成一個深刻清晰的印象,而其中出現的白酒品牌,如果此時在謝師宴上表現出良好的飲用體驗,必然是以后這些人的潛在消費對象,因為人們都會對自己青少年時代的事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白,謝師宴的確是推廣白酒品牌的好時機,那么,作為白酒廠家,如何去圍繞謝師宴大作營銷文章呢?
一、可以做感恩文化的主題營銷。
提供專門設計的營銷產品,例如“程門立雪”篇白酒大禮盒、“金榜題名”篇白酒大禮盒等等,把自己的產品放在設計好營銷主題的包裝盒內,直接與謝師宴的氛圍相匹配。
二、可以開展以師生關系為主的營銷活動。
可以提供產品銷售的后續服務活動,在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同時,提供消費者合適的優惠,讓消費者憑借自己的準考證和教師的教師證去酒廠參觀旅游,不失為一個宣傳自己的好方式。
三、可以抓住郵政系統郵寄錄取通知單這一特殊渠道。
每年的學生錄取通知書是通過郵政系統寄到考生手中的,因此可以視為一個特殊的營銷渠道,白酒企業可以把產品優惠信息直接通過郵政信息發給消費者家里面,讓消費者直接了解產品促銷信息。
在即將到來的六月份,謝師宴是營銷市場上無法忽視的重頭戲,也是白酒企業做好品牌推廣的大好時機,建議白酒企業積極行動起來,及時推出相關的市場策略,不斷提高自己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賣出更多的白酒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