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暢銷的貨品永遠暢銷,而其他的產品卻好像總是銷不出去。滯銷酒就像一場不大不小的感冒,看起來普遍,可是煙酒店也不能僅靠熱銷品維持。時間一長,暢銷品缺貨得厲害,滯銷品積壓得厲害。店內的銷量和利潤慢慢也就被滯銷酒脫了后腿,那么如何讓客戶接受這些不暢銷的酒水呢?
問題診斷:
對于任何零售終端而言,都必須要有自己的庫存,更別說煙酒店了,有了屬于自己的庫存就可以避免了出現斷貨的尷尬局面。雖然說是一定要有庫存,但是賣的不好也就成了所謂的“滯銷品”,而這些滯銷品同樣占據了店里的一部分資金,成了讓經營者無比頭疼的事情。
滯銷品出現的原因:
1.受客觀陳列環境影響持續銷售效果不佳,成為滯銷品
2.新商品引進失敗而成為滯銷品
3.過季商品
4.被市場上已推出的經過工藝改良的商品取代。
處方:
處方一:看、搭、裝,改變客觀陳列環境
有些商品是因為陳列的位置不當導致遭到冷落,簡單的處理方法便是將滯銷商品擺放在最醒目的地方,或設置專柜區及攤位,吸引顧客的目光。一件本來滯消的產品,如果陳列到位,則可能變成明星產品。那么,對于平銷、滯銷的貨品,在遵從品牌的陳列指導下,我們應該如何做滯銷酒的陳列?
1.增加產品與顧客的接觸機會。無論是找到新的陳列位置還是擴大原來的陳列面積,尤其是多人流通道的左邊貨架位置,因為人有先左視后右視的習慣。產品與顧客接觸的機會越多,銷售的機會就越大。
2.如果此款是基本款,產品沒有什么特別的賣點,在陳列時應注意與暢銷產品搭配出。
3.產品比較有賣點的滯銷款,可以給它好的展示位置重點出樣。除了通過產品組合搭配,還可適合運用陳列裝飾手法,賦予滯銷產品二次的生命力,來重新接受市場的考驗和顧客的挑剔!
處方二:預防潛在滯銷品上架,果斷銷售滯銷酒
進貨前力求進貨態度的謹慎,是杜絕滯銷品的首要前提。應扮演好把關者的角色,防止“潛在”滯銷酒上架。進貨后,就要盡到“照顧”的責任,隨時注意商品周轉情形、庫存狀況,以盡早辨識出賣場中已成為滯銷品的商品,有關滯銷品的處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須確立—個雙向經營的觀念。滯銷品并非一定是具有價值的商品,因為這些滯銷品即使擺在那里,還是無法提高銷售效率。要下定決心把這些滯銷品盡快處理,否則可能造成積壓更多的滯銷品惡果的可能。
2.處理滯銷品較有效的方法是當機立斷,降價出售,減低可能的損失。
處方三:滯銷酒做好季節銷售
季節性滯銷商品:在旺季未過前一兩個月,若商品滯銷,必須馬上打折銷售。例如夏天賣的很火的啤酒,在天氣轉涼以后要注意清庫存,不要囤積,以免商品積壓變質。
非季節性商品滯銷:一般比較難處理,但也可能來年市場價格上升賣個好價錢。在處理這類型的商品時,注意不要喧賓奪主,如果在柜臺滯銷商品促銷氣氛太熱烈,會使消費者感覺好像整體都很廉價。
處方四:新品滯銷注意優化銷售結構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家你非常熟悉而且經常光顧的煙酒店,你對其中大部分商品了如指掌,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你的感覺如何?沒錯,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這家店實力不夠,產品單一。因此,不要絕對的把新品想象成滯銷品,一旦新品因為某種原因滯銷,怎么辦?
1.刺激興奮感,“新貨”賣給“新人”
為什么說新品要拿新顧客“開刀”刺激興奮感呢,一般老顧客對于酒有自己的習慣和品牌信仰,基本不需要你話費口舌去介紹新產品,而對酒類產品不夠熟悉的顧客相對而言,沒有固定的品牌消費觀念,更容易聽得進去,敢于嘗試。
2.2=8原則,新品結構注意優化調整
2=8原則,在零售業的普遍理解為,20%的商品產生80%的銷售,如果沒有接近這樣的比率,商品結構需要調整,在新品出現銷售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優化銷售結構,及時更換。
小編有話說:
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滯銷品,每一款產品的上市必有其消費需求,只不過因受陳列,促銷和宣傳等各方面的影響,暫時成為了店內不被看好的產品。因此,經銷商和老板首先不能不要給任何一款產品背上滯銷的定義,只要方法得當,總會銷售的出去,正如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