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銷量下降,價格應該降下來以刺激銷售。然而,當前的白酒銷量少了,價格卻普遍上漲,似乎完全不符合供需關系變量。
記者探訪超市和煙酒店發現,各款白酒都有提價。國窖1573今年已經漲過三次價。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一名煙酒店老板告訴記者,此前疫情期間聚餐減少,白酒銷量嚴重下降,現在趁恢復期提價來彌補損失。
7月21日,瀘州老窖(120.000, 2.90, 2.48%)下發通知稱將暫停國窖1573供貨。在此之前,這款白酒的零售價已漲至1399元/瓶,比去年高出300元。
瀘州老窖這一系列動作意指何處?是否會帶來新一輪提價?將在白酒市場掀起怎樣的風浪?瀟湘晨報記者通過實地走訪長沙本地白酒賣場,采訪業內人士,試圖探尋白酒市場變化的蛛絲馬跡。
國窖1573“停止接單了”
7月21日,瀘州老窖下發通知,稱即日起,停止接收國窖1573訂單及暫停國窖1573貨物供應。而在此之前,多個大區宣布將國窖1573的“建議零售價”調整為1399元/瓶,這個價格比2019年底高出300元。
梳理瀘州老窖以往的市場舉措,可以發現,國窖1573每一次調價,都會配合供貨方面的調整。今年7月2日,瀘州老窖曾宣布停止接收西南大區國窖1573訂單及暫停貨物供應。次日,公司便宣布該區域國窖1573零售價每瓶提價100元。
但是,記者于7月21日晚走訪韶山南路一家超市,發現展示柜中的52度國窖1573的標價仍為1018元。記者從專門負責白酒區的導購處了解到,春節前便是這個標價,但今年上半年節假日打特價時一度降到988元,最近一次打出這個特價是在上月的端午節。
而煙酒店的價格則更低。記者在一家夫妻煙酒店發現,同款國窖1573的標價為980元。老板介紹,去年這款酒賣800多元。而500米之外的另一家煙酒店的標價更低,僅890元,去年的價格是830元。
無論是超市,還是煙酒店,都表示這個標價從今年開始沒有變過。而關于國窖1573在全國停止供貨的通知,煙酒店老板則是一笑而過:“我隨時可以拿到貨,要多少有多少。”
“目前還未接到漲價消息”
根據在這個行業內多年的經驗,煙酒店老板判斷,不管廠家是暫停供貨還是漲價,代理商和經銷商都會提前接到通知,進行相應的囤貨,不存在缺貨的現象。“無非就是一種饑餓營銷嘛,白酒市場,你也懂的。”夫妻店老板也稱,每一次調價,他的上游經銷商都會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目前還未接到漲價消息。
一位有著十幾年白酒銷售經驗的經銷商告訴記者,通常來說,減少市面上的貨源意味著進貨價會上漲,而零售商為了分攤進貨成本,在售價上也會做相應調整。但目前來看,由于國窖1573今年已經漲過三次價,短期內不會進行調價。
據超市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銷量排名靠前的大都是中低端價位的白酒。高端白酒中,五糧液(210.070, 1.17, 0.56%)排名靠前,居于第7位,而國窖1573則位居12。該超市的負責人還告訴記者,目前沒有接到有關品牌的漲價通知,而對于接下來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旺季,超市也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不會出現白酒調價行為。
來自另一超市的消息也稱,目前沒有收到調價函,該超市銷售額排在前幾名的是茅臺、五糧液、國窖、酒鬼、湘窖,由于貨源充足,節慶期間不會漲價。
走訪
白酒今年普遍漲價幾十塊的也不例外
記者通過走訪超市和煙酒店發現,各款白酒都有所提價,漲幅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在消費者手中的錢變少時,為什么白酒能逆勢漲價?
與其他產品不同的是,白酒年份越久價值越高,特別是高檔白酒。因此,商家沒必要為了減少庫存而降價出售。其次,由于高檔白酒價格高昂,零售商手里通常不會壓貨。記者走訪的其中一家煙酒店,老板表示目前手里國窖1573的貨僅有一箱,也就是6瓶。
因此,從經銷商到零售商,均沒有庫存壓力,那么,便也不需要降價處理了。
財信證券消費組總監楊甫分析,一方面,淡季停貨挺價是白酒企業的常態;另一方面,目前白酒動銷恢復得很快,終端價的上漲也是酒企需求旺盛的一個體現。
發現
高端白酒價格亂象相距400米差200元
記者走訪超市和煙酒店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超市的價格和煙酒店價格相差較大,而不同煙酒店的標價也有所不同。
在超市,52度的濃香型五糧液標價為1399元,52度國窖1573標價1018元。而在附近的兩家煙酒店,價格差別很大,一家店兩款酒標價分別為1180元和980元。相距400米的另一家,兩款酒標價分別為980元和890元。
為什么不同零售商白酒價格會懸殊巨大?煙酒店老板向記者解釋,白酒售價都是隨市場調節的,鋪面租金不同,價格自然也有所浮動。而附近的消費人群也決定了煙酒店的售價。“哪一片區的消費高一點,他就會把價格稍微提高那么一丟丟。”居民區內的一家煙酒店老板如是說。
記者了解到,煙酒店通常是向業務員拿貨,業務員之上有經銷商,經銷商之上是地區代理。層層吃利,最終到零售商手里的價格就比較高了。根據中間商的層級不同,零售商拿到貨的進價也不同。而大型超市是直接從地區代理處拿貨,進價可以少很多。因此,即使在品牌商試圖用“建議零售價”統一市場,但往往實際零售價仍然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