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聯網+時代來了
第二節 互聯網+時代的來龍去脈 之三
(四)互聯網+的明天:產業升級與中國品牌
1、“互聯網+”行動計劃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資源掠奪”的方式換來了30多年經濟的高速發展,粗放經營,資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環境破壞嚴重,難以可持續發展,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科學發展觀”是一種發展理念,它提出了形而上的觀念,但沒有提供解決方案。
從歐美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從原始掠奪,后來進入了管理資本主義時代(涌現知名職業經理人)、技術資本主義時代(硅谷崛起,注意,是硬件尤其是芯片為主的硅谷崛起,不是今天以互聯網為核心產業的硅谷)、金融資本主義時代(風險投資與華爾街)。
這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比如風險投資其實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才興起的。
歷史不會簡單的重復,社會經濟發展的某個階段,往往是非線性的、跳躍式的。
比如中國的零售業。中國的零售業遠沒有美國零售業那樣發達,但忽然就迎頭碰上了電商。
金融行業同樣,美國為什么沒有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不是說美國如何高大上,而是說它壓根沒有彎道超車的必要。
中國政府最終決定采用的戰略是:互聯網+。
互聯網這三個字,包括了管理資本主義(互聯網企業的架構管理)、技術資本主義(互聯網天然就是一種技術)和金融資本主義(互聯網行業的背后涌動的都是金融資本),并試圖通過“互聯網+”來完成科學發展觀,三步并一步地向前跨越發展,也可以理解為:產業的彎道超車。
互聯網+是傳統產業大規模的互聯網化,最終互聯網不再成其為一個獨立的產業,或者說,所有的行業都是互聯網行業。
在這場產業升級中,不能拐彎的企業將被淘汰——事實上,很殘酷的事情是,大部分會被淘汰。
2、“互聯網+”將促成互聯網企業與傳統行業的結合
互聯網+是現實,也是一陣風,突然就刮起來了。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自身的特點,互聯網+是一句口號式的解決方案,但具體到行業,很難想象A行業和B行業的互聯網+是一樣的。
互聯網+本身很難復制,不是說A行業有效,B行業也可以簡單模仿、照搬。
如果再具體到單個企業,就越發顯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如果互聯網企業想要進行對某個行業進行前置研究,唯一的方法就是足夠了解這個行業。
而足夠了解這個行業的前提又是:扎扎實實地進入過這個行業。
于是,一個可行的操作是:與某行業的領頭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幫助它進行產業升級,并通過這個方式,來了解這個行業。
讀書、聽講座、與人交流,只是輔助性的。
最重要的是:親歷。只有通過親歷才能獲得“know how”。
總之,對于所謂的傳統行業公司,進行互聯網+的產業升級,需要從管理體系、技術應用和資本運作來觀察,缺一不可。
互聯網+的背后,所謂產業升級,就是個性化智能化的大眾生產。
前工業時代是個性化生產,工業時代是規;拇蟊娚a,但消滅了個性化生產。
到了互聯網時代,個性化生產重新到來,但卻和規模化的大眾生產緊密結合。
3、品牌經濟時代將來臨
在這本書中,我們想提出并強調一個合乎邏輯、順理成章但又不為人們足夠重視的觀點:
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互聯網+將促成中國的品牌經濟時代來臨。
盡管這還不是現實,但中國經濟要往前發展,必然要走到這一階段。
品牌,才是中國經濟真正強大的標簽。
或者說,品牌,才是產業升級的本質。
我們之所以提出這一觀點,是基于以下邏輯:
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將會對各行各業產生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如果能實現產業升級,中國經濟自然會由大變強;
一個真正強大的經濟體,必然離不開強大的行業、企業的支撐,強大的企業必定會擁有真正的品牌力量;
一大批品牌企業將會成為國家經濟的中流砥柱。
我們之所以對這一觀點充滿信心,是基于以下因素:
一是中國經濟整體上已經渡過了原始積累階段,30多年的高速增長打下了較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國人的消費能力增強,進入品質追求階段。
二是互聯網天生具有開放、透明、去中心化的特征,這將對中國商業環境中的欺詐、山寨、封閉、不守信用等現象形成強有力的制約,并有利于打破人為的市場封鎖與阻隔,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大市場才能培育出大企業。
三是互聯網的零邊際成本、正外部性的經濟學特征,將使有價值的企業和產品脫穎而出,形成巨大的正反饋效應,激勵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制造出打動人心的好產品。
四是中小企業在解決就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它們不可能成為強大的品牌力量和支柱產業。
企業只有做大做強,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小米成立五年來,快速成長為中國市場舉足輕重的手機品牌,雖然離我們心目中真正的品牌企業尚有距離,已經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的力量。
現在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中,絕大部分是央企,是靠壟斷和資源控制造成的大,但是不強,
這與我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嚴重不匹配。
只有當世界500強企業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完全在市場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時,我們才能說,中國經濟的產業升級勝利在望了。
五是我們相信隨著互聯網的持續發展,一定會進化出更加完美的商業和技術模式,有利于保護知識產權,保障企業和人們的權益,從而鼓勵企業敢于投入和研發,推動原創性技術和生產力量的發展,這無疑將成為中國經濟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最后,我們認為,中國品牌經濟時代的來臨,離不開營銷力量的參與。
每一個時代,總有激動人心的時刻,問題的關鍵是,當燈光亮起來的時候,我們是否正好睜開了眼睛……
本文系《二維碼:萬物的入口——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圣經》連載(4)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