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不少業外資本紛紛抄底白酒行業,更多是基于白酒行業良好的成長性和較高的毛利率,白酒的消費前景良好,消費群體和市場相對比較穩定,而且,伴隨著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白酒的銷售價格正在逐步提升。
白酒行業的毛利率相對較高,因此為業外資本所青睞,業外資本以這種方式表達對白酒行業的認同和支持,對于目前正處于劇烈震蕩的白酒行業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對振興中國白酒行業是特大的利好。
隔行如隔山,業外資本進入酒業卻鮮有成功的案例,究其緣由,無外乎如下三點:
其一,老板不了解白酒行業
作為行業外資本能夠收購酒企的,都是在其他行業取得了較大成功的,老板在其主業有更多的事務,也更關注其主業的發展,沒有更多精力關注到新收購的酒企的發展,只是完成了收購而已,然而,這樣是很難做大酒企的。
楊承平就曾接觸過一位房地產企業老板,他收購酒企的理由居然是,他本人和他的企業每一年要花200多萬元購酒消費,他說:以后我就喝自己酒企的酒,一年都好幾百萬呢,再加上一些同行、供應商、朋友來捧場,這樣,一年下來的銷售規模就是近千萬了,再加上。。。。
聽到這里,我只能“呵呵”了。
據楊承平觀察,極少有像郎酒的汪俊林汪老板一樣的人,自收購郎酒以后就一頭扎進酒行業,親自摸索,恢復并超越了郎酒曾經的輝煌,成功的將郎酒打造成了百億企業,成了酒行業的新兵老將。
酒行業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行業,舉個例子,從營銷層面來講,酒行業屬于快消品,然而,細心的你認真一琢磨你就會發現,白酒沒有保質期,不需要像副食品、飲料一樣天天緊盯著生產日期,快進快出,老話說:“酒是陳的香”,酒存放的時間越長,酒越好喝,近幾年,老酒備受市場和消費者追捧。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前那些讓老板發愁的,在庫房里放置了十年以上的酒,居然身價翻了幾倍,有的甚至是百倍千倍萬倍,老板們一算賬,存酒比存錢劃算得多;作為業外資本,只有充分的了解酒行業的本質,才能做好酒企。
其二、對職業經理人授權不足
幾乎沒有老板會承認他們對職業經理人的授權不足,在他們看來,授權是非常充分的,難道豐聯酒業“柳老爺子”也不懂得充分授權?楊承平認為,懂管理與懂行業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豐聯酒業之所以敗走酒業,其根本原因就是豐聯酒業“柳老爺子”不懂酒行業。
早在豐聯酒業剛剛完成收購四家酒企之初,業內人士就指出豐聯不懂酒;于是,豐聯招聘了大批酒行業的專業人才來充實團隊,但最終仍未解決其敗走酒業,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