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稱區域型白酒企業,特指其企業產品市場銷售范圍僅在本行政區域或周邊1-3個縣級行政區域內銷售,年銷售額低于1個億的地方型酒類企業。區域型白酒企業經銷商,即日常主營業務代理或經銷區域型白酒品牌的經銷商。
眾所周知,區域型白酒企業因自身實力有限,企業規模小、資源少、市場推廣費用不足等因素,其線下經銷商多為網絡差、資金差、物流服務差的“三差”經營體。很多經銷商仍為計劃經濟條件下衍生的個體經營戶。對于強手如林的經銷商群體,其發展面臨多重困境。
那么,區域型白酒經銷商如何快速做大做強,實現自身的鳳凰涅槃?筆者僅就個人從業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與觀點。
一、看清趨勢,提升經營能力,做好公司內部管理
看清趨勢才有未來,今天的消費者已經變了,我們正進入消費者主權時代。消費主權時代的顯著特征就是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慢慢成為主流。同時,在消費者主權時代,經銷商的服務如果不能帶來產品附加價值,不能產生增值,服務將失去意義。
隨著互聯網思維模式發展,帶來了以互聯網為主渠道模式的日新月異,電商、微商、微店、B2C、O2O等互聯網營銷模式無不沖擊著傳統渠道營銷模式。傳統渠道商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傳統渠道利潤逐步回歸到合理空間。在消費主體轉移和傳統主流渠道被分割的情況下,渠道明顯呈現多元化、碎片化、網格化。
市場環境的變化,廠商和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的時代已經結束,隨之而來的是信息一體化、微利經營時代,傳統經銷商最初靠簡單地賣產品掙差價的盈利模式將變得舉步維艱。
今天的經銷商,面臨著經營的“錢難賺、人難用、事難管、貨難賣”等諸多經營壓力, 而經銷商在實際管理中,又普通存在以下問題:
(一)、隨意管理,主要表現在口頭管理和多頭管理,這是經銷商管理存在的最大問題。
(二)、輕視管理,認為公司不需要管理,還沒有發展到要管理的地步。認為管理是大公司的事,跟自己沒有太多的關系。
(三)、盲目管理,不知道該管什么,看見什么就管什么,看不見就不管,這就是叨叨管理法。
(四)、軟硬管理不匹配。軟管理是溝通、文化,教育方面的。硬管理就是制度。沒有軟管理的管理叫暴政,沒有硬管理的管理不是管理,經銷商普遍存在有布置無追蹤,有檢查無考核,管理停在口頭上,落實不到行動上等管理不匹配問題。
經銷商該如何提升管理經營能力,做好公司內部管理呢?
(一)、經銷商在管理員工上,應謹記“說到”、“讓人”、“做到”六字訣。
(二)、經銷商應擅于制定管理規則,善于用政策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同時要積極做好員工的典范。
(三)、經銷商在管事上,公司內部要有一套管理體系。對于任何一個組織而言,經營的靈活是一種藝術,管理的靈活是一場災難。完善的管理體系是一個公司得以持續發展的保障,是日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原則。在原則范圍內,老板與員工都應該相互遵守,不可以隨意說“不”。
(四)、和員工一起學習。管理者要將自己的思想轉化成員工的行動,并能結合實際情況有效地完成工作。經常給員工開培訓分享會,組織自己和員工一起外出學習,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水平,傳統老板的管理思想與理念。
(五)、謹慎使用弱權,不當甩手掌柜。弱權就是組織賦予你的權利,也是最不管用的權利,也叫合法權。你說你是老板,誰不聽話我就開除誰,你是總經理,下屬不聽話可以開除你的下屬,這就是弱權,也是最不管用的權利,尤其在現代社會。
二、選對企業與品牌,與有希望的企業在一起
經銷商選擇企業與品牌,不能一味地求強求大,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那么,面對眾多白酒企業與品牌,經銷商該如何選擇?
(一)、經銷商應做自身情況的分析,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處在不同階段的經銷商,要考慮選擇企業以及品牌標準的差異性。起步階段的經銷商,因為資金少,入行時間短,行業經驗少,一般會選擇區域型白酒品牌做經營或代理;而處于發展階段,或初具規模階段的經銷商,則更多愿意選擇省級或國級企業及品牌進行合作。區域型白酒企業經銷商在選擇區域型白酒企業與品牌進行合作時,應對自身情況做合理分析,明確公司發展所處階段與地位,同時搞清楚自己公司近幾年的發展規劃與定位,公司近幾年的真正需求,再決定是否需要增刪品牌,以及與什么樣的品牌在一起。
(二)、進行有效的區域市場分析
經銷商通過對所處或準備經營的區域市場進行有效分析,同樣是判斷與什么樣的區域型企業或品牌合作的重要標準之一。其分析包含以下方面:所處市場是否屬于空白市場,同類產品的市場競爭狀態如何,自身網絡覆蓋狀況如何,消費者消費的價格結構怎樣等等。
(三)、合作企業運營實力的分析
包含準備合作的企業運營是否健康穩定,是否有自己的工廠或者貼牌生產,企業自身的生產能力如何,產品質量是否過硬,產品的研發能力強不強,企業是為了打造品牌長期發展還是鼠目寸光,甚至只是為了短期圈錢,企業是否有較為先進的營銷模式與理念;企業的產品在當地有無知名度與美譽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