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新年已經遠去,一年一度的春季糖酒會又將如約而至,而今年春糖會注定又是一場“火爆”的盛會:
一方面,行業已經觸底反彈、形勢越來越好,眾多企業看到了高速發展的希望、經銷商生意也好了起來,手里又有點閑錢了,一顆心有開始躁動起來;
另一方面,去年秋糖會“極為”慘淡,參會人數少、效果也不好,轉過年來企業和經銷商都有強烈的參會尋求合作的需求,這個春糖被“寄予厚望”。
對廣大的經銷商來說,在糖酒會上沒有比能找到一款好的產品更值得高興的事了。今天,作為酒業的“老司機”,酒說小編就跟大家交流一下:讓你如何在春糖會上練就火眼金睛,在萬千新品中,找到最適合你的一款!
鄭重提示:在小編看來,沒有標準評價誰最好,但對千萬個不同的酒商來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否則你會“死”的很慘,例如:
1、摸不到風口,被磚家“忽悠死”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消費者的地方就有市場。近幾年酒類行業深度調整,曾經盛極一時的“團購”市場開始萎縮,但是市場又在不斷變化中。通過今年的開局和部分企業的年報數據來看,我們發現:
1、過去消失已久“團購”又死灰復燃了,背后是什么?一些次高端市場重新回暖,新的排位賽已經開始!
2、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大眾酒市場已經是紅海一片,小編在山東市場發現百元左右的產品太多了,讓人眼花繚亂,反而是150~300元價格帶沒有全國的大單品,同樣在30~80這個價位帶同樣如此;
3、還有一些細分市場看上去不起眼,反而很厲害,如婚宴、如鄉鎮集會市場,這些看上去不入流的領域其實里面有“大文章”。
2、摸不準脈,計劃趕不上變化,暈死!
這里的人指的是消費者,是我們的上帝!俗話說有消費者的地方才有市場,而市場歸根結底是由消費者組成的,因此消費者的變化直接決定了我們選擇產品的變化。當然,2017年消費者的變化已經非常明顯。具體來說消費者消費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如下機會:
1、健康飲酒成為新趨勢,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健康,大量消費者在享受飲酒快樂的同時選擇更健康的產品,如一些苦蕎酒、養生酒成為一大亮點;
2、80、90后成為新的消費群體,個性化產品開始流行,需要符合新消費的氣質;
3、農村消費者和城市中產人群消費能力提成消費欲望加強,喝點好的成為共鳴;
4、新消費催生新的品類,如一些低度的果酒,如一些利口酒等等。
3、企業沒實力,獨立養孩子,累死!
都說產品是廠商共同的“孩子”,但是如果碰上一個“負心漢”,我去了,單親媽媽得累死你。任何一款產品,都需要推廣才能取得快速發展,只是推廣方式和付出的時間資本不同而已。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一般來說,有實力的企業更容易成功,因為其對市場的把握更加成熟,推廣實力和支持力度也更大。
因此,在選擇企業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自己信得過,在行業有一定口碑的企業。對于酒業來說,選擇合作對象,可以不是上市公司,也可以不是國企,但是一定是有口碑踏實的企業,或者與大型行業媒體有合作的企業,這樣酒商跟隨廠家一起成長和發展。
4、產品沒品牌,玩短線,作死!
經常有人說,“小贏靠智,大贏靠德”。對于選擇產品來說也是一樣,小贏靠產品,大贏還是要跟品牌,選擇與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合作對于酒說來說非常重要。
因為,品牌多是在長期積淀或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大面積宣傳推廣后塑造起來的。無論是通過長期積淀或是短期快速提升,有了一定品牌的產品消費者認知程度更好,同時穩定性也更好。當然,模仿產品短期利潤很高,但是對于長期運作不利,而且隨著人們品牌意識的增強,好的品牌將更加受到歡迎,隨著信息的對稱和品牌集中度的大幅提高,好的越好,差的更差將非常明顯!山寨類的盡管便宜,可能都沒人買。
5、渠道沒利潤,虧死
產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市依賴于合理的利潤和暢通的渠道,對于酒類行業來說,能讓整個渠道積極推廣的重要因素就是各個渠道成員合理的利潤結構,因此,對于備選的產品,一定要有合理利潤和價格體系。
一般酒企的代理模式都是終端價為出廠價的2倍,再加上各種市場支持和返利手段,折合下來一瓶酒賣出去毛利能達到終端價的四分之三,要不成本這么高,大家這么忙,誰給你干這個!逐利本來就是商業規則的最大動力,沒利潤怎么玩。
6、資金不足,失血而死!
經商啥最重要?錢啊!沒有錢那不叫做生意,那叫空手套白狼!選品后經銷商打款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規定,今天經銷商產品首批打款的價格已經較前些年低了很多,但是對于資金都在庫里的經銷商來說依然壓力很大。
接任何一款產品都要先考慮自身有無打款壓力,看廠家的要求能否承擔。即使產品再好,但廠家打款門檻高到讓經銷商“傷筋動骨”,那也不能要!小心最后資金不足,失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