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有部分企業,租下成都西藏飯店等糖酒會好位置,在一樓搞一個超級大展位,業務代表幾十個,客服N人,陳列非常氣派,促銷熱鬧非凡。宣傳力度之大,讓經銷商猛地感覺實力好強。
事實上呢?
我們拿十花湯舉例。當年十花湯的招商情況和上述有過之而不及,很多經銷商腦袋一熱,被現場氛圍刺激下打款進貨。殊不知,十花湯的進貨金額并不低。結果產品拉回去不動銷,退換貨時才發現十花湯企業資金鏈斷掉,破產了。
這是非?膳碌谋惶桌问录>科湓,還是未能真正判別出產品好壞和企業真實情況。
每年成都糖酒會都是春季經銷商選品最關鍵其實,超過10萬經銷商都會從全國各地趕來查看新品。好的產品代理權被瞬間搶走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經銷商摩拳擦掌,看到好產品當機立斷打款也在情理之中。怕就怕,披著羊皮的狼。
如何防止被廠家虛假的招商現象深度套牢呢?
一、產品是核心。
如果一款產品是一個新品牌,及時再好的創意和亮點,推廣市場都會有難度。新產品存在一個品類教育的過程。為什么很多企業寧愿花幾千萬找知名企業開一個條碼,做品牌授權?其實知名品牌的品牌知名度,就是最大的銷售動力。
當然,并不是指大品牌就是好產品。王老吉每年都會有新的授權品類推出,比如吉動力、夏桑菊、阿膠飲料、山楂飲料、龜苓膏等等,賣的好的出了王老吉涼茶,沒有第二款。品類被炒爛。相反,瀘州老窖2016年砍掉2000款條碼,市場依然很瘋狂。這說明品牌和品類必須深度結合。瀘州老窖出名的是品類酒,所以條碼出來再多依然是酒。但是王老吉夏桑菊卻不再是涼茶。品類和品牌劃等號的時候,品牌才有價值。否則風險都是很大。
我們總結下:
1、新品代理,慎重!
2、大品牌授權產品,如果不是品牌核心認知品類,慎重!
二、廠家是挖坑的人。
糖酒會展位大小,不代表企業實力大小。展位大,只能說明這一次花的錢多。如果賺不回來呢?企業是不是就要破產?
每年,糖酒會都會有很多的廠家招商花費很大,人員投入很大,結果很快死翹翹。經銷商被騙者眾多,騙子廠家眾多。
鑒別廠家是否是挖坑的人,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天眼查”。這是一個專門查詢企業注冊信息的平臺,百度搜索可以收到。這個軟件可以查到企業的注冊時間,法人,股東等信息。也可以看到這家企業股東是否有其他的關聯公司。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企業合作起來要慎重:
1、企業注冊時間很短,剛剛注冊。
2、企業的股東中有曾經的不良記錄者。
另外,了解企業也要查一下企業的基本資質,是否有網站,企業的產品是否是企業的核心產品。
有的企業有幾百款產品,每一款產品都是嘗試,都不是重點戰略產品。這樣的產品一般都很難賣好。
另外,參加糖酒會最好結伴而行,一個人容易被現場氛圍忽悠,兩個人總多一個參考。另外,剛開始逛,不激動,多看看,多比比,慎重選擇。不進貨沒損失,進了貨有可能賠手里。遇到產品,留下聯系方式,先搞一些產品讓更多人試吃試飲,最好再試銷。產品選擇一定要慎重,寧缺毋濫,寧無不虧。
三、如下產品,千萬要避開:
1、過度強調功效,忽略產品口感的。比如人參飲料,苦的掉渣,壓根賣不掉?诟杏肋h是第一位。
2、過度強調包裝,忽略使用度。有的產品包裝大于內容物,讓人感覺華而不實,這類產品一定要慎重。
3、價格太貴。價格高銷量一定低,這是經濟學規律。品類消費主流價格帶,是選品要關注的價格。
4、產品包裝太爛。這樣的產品壓根沒經過專業策劃和設計,企業對產品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5、跟風型產品。別人叫六個核桃,它叫九個紅棗,七個蘋果,八個梨。別人是這種包裝,它也跟風模仿、山寨。這類產品不能做長線。
6、小眾品類產品。比如薏米飲料、決明子飲料、板藍根飲料等。
7、違反廣告法的產品。比如直接在包裝上打印第一、最、功效型詞匯等違法廣告法的產品,代理就等著打官司吧。
8、太冷門的地方性產品。比如北京的豆汁、云南的貓哆哩等等。都屬于地方特產,很難推出全國。
9、老板和業務員牛逼哄哄的產品。產品的營銷人代表著產品的未來,如果感覺素養差勁,這樣的產品代理等于熱臉貼冷屁股,堅決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