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高企、價格倒掛、消費疲軟、場景消失、消費斷代、產品同質化……后疫情時代的白酒行業在全球博弈的大背景之下,似乎遇到了接連不斷的“成長煩惱”。2025年,頭部酒企不約而同開始放棄高增長目標轉向求穩,而控貨保價似乎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的首要甚至是唯一選項。
這真的是酒企破局唯一的致勝法寶嗎?當然不是!
中國酒延續千年而不斷,其背后強大生命力的絕不僅僅是因為酒本身,但又離不開酒本身。酒是什么,酒的品質意味著什么,當我們談論喝酒時,我們真正談論的是什么?在我們與上千名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消費者進行深入討論后,我們發現,這一切似乎都與一個詞有關:風味。
什么是風味?在我們看來,狹義的風味是指以人口腔為主的感覺器官對酒所產生的綜合判斷,而廣義的風味則有著更高維度、更深層次、更大視野的內容指向,包括地理的、氣候的,物產的、歷史的、人文的、經濟的等多重因素。所有這些,共同構成了“一瓶好酒”語境下關于“什么是風味”的定義。
而風味是什么?這顯然是另外一個問題,一個事關產品品質、市場競爭、品牌戰略、產業發展的更有趣、更有想象空間的問題。
佳釀網團隊循著“從感性到理性,從經驗到科學”的兩條路徑,對“風味起源”進行了探索,并從更長周期內回顧了人們對“風味”的認知和理解。自從第一滴酒被人們“發現”或者“發明”以來,人們就開始對酒的風味產生了迷戀,進而開始了不間斷的研究。直到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白酒行業首次提出了“香型”概念,這才標志著中國白酒行業對風味開始進行科學、系統的量化研究。這一動作,不但推動了白酒行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也從根本上重塑了當時市場的競爭格局,以香型為界限的“風味江湖”由此產生。
得益于現代微生物學理論和技術的進步和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釀酒微生物的奧秘逐漸被揭示出來,而這也被認為是影響白酒風味的最主要因素。隨著白酒 “風味密碼”被慢慢破解,白酒行業的巨大潛能被釋放出來,白酒品質也得到了飛速提升。在那個物質還不那么豐富的年代,這極大地滿足了市場的需求,而白酒行業也進入了繁榮發展的快車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演變,香型概念的局限性開始逐漸顯現。白酒市場逐漸從增量競爭進入存量競爭,年輕消費者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傳統認知的“十二大香型”開始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在某種程度上,香型的劃分也限制了白酒風味的多樣性。在存量競爭時代,行業開始變得內卷,一些具有戰略性眼光的企業開始考慮新的出路,“去香型化”或者說“風味多樣化”作為一個新的突破方向,被企業和品牌們重視起來。
然而,要打破既定香型界限,進行一場新的“風味革命”并非易事,這需要我們重新審視風味的概念,從更底層的邏輯、以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將這場破解產品同質化難題、滿足多元化需求、實現存量市場中增量發展的“風味革命”,升格為企業品牌發展的“風味戰略”。
在這些背景之下,2025年佳釀網攜手《風味棱鏡》重磅打造年度欄目《風味山河》,以風味為視角,以產業為背景,以地理、氣候、物產、人文、歷史、經濟為維度,深入解析一瓶好酒背后的邏輯,努力將抽象的風味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語言體系,并試圖為產品建立“風味-品質-市場”的價值傳導模型,為品牌提供兼具文化厚度與商業洞察的內容服務。
因此,《風味山河》將是一檔關于一瓶好酒底層邏輯兼具感性認知和理性思考的欄目,也是一檔宏大視野和較長周期下審視白酒行業發展的欄目,更是在當前復雜環境下關于白酒行業如何破局深入實踐的欄目。在欄目中,我們將以優秀品牌為“風味樣本”,用深邃的鏡頭和細膩的筆觸去發掘和展現它們各具其美的“風味密碼”,深入剖析這些“風味密碼”轉化為品牌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邏輯,以“增量思維”為行業提供一條嶄新和可供參考的創新思路。
我們深知,創新不易,創新實踐更加不易,我們愿意與更多關心行業發展的白酒企業、智業機構、專家媒體,共同交流、廣泛探討、深入合作,一起推動行業繼續向前發展。聯系電話:13103327172(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