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國環保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與四川杜甫酒業正式簽署銷售代理協議。
有行業人士認為,此次合作中中國環保能源將有極大可能實現杜甫酒業在資本市場的正式亮相。
其實過去一年,進入酒業的跨界資本不只是中國環保一家。這里不乏產值千億的業界黑馬、營收逼近百億的食品行業龍頭。它們依托強大的鈔能力,招募了頭部酒企職業操盤手,打造了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資本是嗜利的,現在跨界資本的不斷涌入,證明白酒未來充滿發展機遇,依然是投資熱點。
跨界資本瘋狂抄底,中小酒企迎來第二春 ?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過去一年,酒業雖然進入深度調整期,卻被跨界資本瘋狂抄底。
2024年4月,瓜子大王陳先保控股的江洽食品在仁懷成立江洽酒業(仁懷)有限公司。五個月后,江洽食品增資入股酣客君臺,酣客君臺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陳先保,并在年底發布了新品。
5月,地產商人王仁果旗下的上海沛華實業集團(下稱沛華集團)簽約收購茅臺鎮天長帝酒廠,成立古恒酒業銷售公司。在隨后半年時間,古恒酒業在成都舉行中秋新品見面會,并發布了四款醬酒新品;沛華集團與貴州董宛釀酒有限公司舉行5000噸白酒兼并重組項目簽約儀式……
據悉,目前王仁果的酒業版圖已經涉及葡萄酒、養生酒、白酒多個酒種,其中白酒包含濃香、醬香、董香等多個香型。
11月15日,在第13屆培訓產品博覽會上,勝酒舉行上市發布會,喊出“讓勝利成為信仰”的口號。
行業專家表示,在如今處于深度調整期的酒業,各大中小酒企都被吹掉了泡沫,具有很高的性價比?缃缳Y本此刻進入酒業,有瘋狂抄底的嫌疑。它們投資的眾多中小酒企都位于核心產區,有深厚的品牌文化積淀,如果能夠進行科學規劃,將迎來發展的第二春。
百億酒業操盤手與千億資本聯手,展現極強的鈔能力
這次酒業跨界資本狂潮有眾多特點。
一是,資本實力強。洽洽食品與奇點國峰都是上市企業,其中洽洽食品是瓜子行業巨頭,在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達到43.84億元。
王仁果旗下企業資產一度接近千億元。2024年3月,德商集團和酒仙集團分別與沛華集團旗下的崇陽古窖達成戰略合作,共計簽訂約4億元的銷售合同。
正是因為擁有強大的實力支撐,2024年酒業跨界資本做了眾多產業整合。
5月27日,奇點國峰委任孫躍為公司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后者擁有超過三十年的酒業職業經理人經驗,先后擔任過青島啤酒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瀘州老窖總裁,具有豐富的酒業產品打造、企業管理和品牌營銷等方面的經驗。
如今,孫躍帶領勝酒獨創了勝友薈111模式:在每個區/縣區域設立1位會長、10位副會長、100位理事、N位會員,通過股票+分紅+返利的方式給予回報,實現快速裂變。
據傳,12月2日,王仁果開出600–800萬的高薪把酒業老兵張春新納入麾下。
曾經,張春新幫助仁懷一大名優醬酒企業構建了完善的銷售服務體系與經銷商分銷體系,助力其五年完成營收從5億元跨越百億元大關的奇跡。
有觀點認為,張春新將依托其豐富的醬酒運營經驗,幫助沛華集團在產品打造、品牌營銷、市場開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只不過現在酒業的發展情況與六年前天差地別,張春新能否帶領沛華集團創造奇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月,君臺厚醬酒業邀請原金沙古酒主品產品線總經理趙明加入。
雖然這些跨界資本做得有聲有色,但是酒業依然要清醒。正如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所言:“要冷靜看價值、冷眼看熱度、冷腦看趨勢。”
無論是本世紀初的濃香時代,還是2016年后的醬酒熱,大量熱錢都揣著一夜暴富的心理進入酒業,制造了小酒廠貼牌產品、茅臺鎮三無產品,大量追求短期利益的產品上市后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擾亂了酒業的長期發展步伐。
宋書玉指出,資本探索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要 “定” 下來,依靠對長期主義的信念、對傳統釀造技藝的堅守、依靠科技創新的支撐,對工藝、產品和服務進行嚴格把控,不斷優化釀造過程和產品質量,確保每一瓶出廠的產品都是精心釀造的結晶。
以醬酒的“12987”生產周期為例,一瓶合格的大曲醬酒至少是“5年出一瓶”,看似單瓶利潤較高的背后,是長期堅守的結果。
任何資本進入酒業都急不得,必須要有慢功出細活的耐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強調,運營白酒需要全方位、多維度的綜合能力,包括品牌推廣能力、渠道拓展能力、經銷商招商能力還有終端動銷拉動能力等。
朱丹蓬認為,當前白酒行業馬太效應愈發凸顯,投資白酒不能看當下的價格,更要看它長期的價值,而隔行如隔山,跨行“操盤手”的運營經驗并不能廣泛適用,想“喝”下白酒這一行業,其綜合能力還需要經歷行業考驗。
以極強的抗跌屬性,成為穿越周期的壓艙石
資本是嗜利的,在人類商業歷史上,無論是兩百年前的石油、鋼鐵、汽車,還是本世紀初的互聯網與房地產,亦或是如今的新能源與AI,資本的每次瘋狂進入都是行業潛藏著巨大財富,F在跨界資本的瘋狂涌入,證明白酒未來發展充滿機遇,依然是投資熱點。
“在整個消費下行、消費動力不足的背景下,縱觀消費品市場,縱觀所有產業,比酒業更好的也如同大海撈針。”宋書玉認為。
從近期來看,由于春節去庫存與節后控貨挺價的成效顯著,最近白酒板塊在多個交易日集體大漲。比如3月6日,貴州茅臺收盤價為1505.98元,漲幅達2.70%,市值重回1.8萬億元;五糧液上漲2.39%,股價至131.68元;山西汾酒上漲2.17%,股價突破200元關口......
“預計白酒行業資本市場的表現將先于產業,率先迎來向上周期。” A股高端白酒板塊的集體上漲似乎驗證了某機構此前發布的“樂觀”判斷。
從長期來看,白酒股具有極強的抗跌屬性。
2013年,股市可謂一波三折,上證綜指收于2116點,全年累計下跌6.75%,全年跌幅最深的行業是采掘業,累計下跌31.18%,行業表現分化明顯。
彼時,白酒行業也經過了十年黃金增長期,在消費環境變化后出現首次集體下滑,“白酒業告別高增長的時代,進入業績下滑通道”的聲音逐漸增大。
但不到兩年,境況便開始扭轉。貴州茅臺市值較2013年翻倍,五糧液市值恢復到2012年同期。
2015年,19家白酒股市值恢復正增長。
2017年,19家白酒企業較2016年同期平均漲幅約2倍。
2019年,白酒板塊首先出現突破萬億市值的酒企,五糧液市值突破5000億,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紛紛破千億。
2020年,白酒股總市值超“地產+煤炭+鋼鐵”。
期間,白酒只在2015年、2018年和2019年經歷三次調整,但時長都不超過5個月,回撤幅度平均不超過30%。
酒仙集團董事長郝鴻峰認為,白酒行業是一個非常有韌性的好產業。不管科技怎么發展,人永遠離不開酒,越是幸福的生活,越需要一瓶美酒來搭配,尤其我國是一個消費品大國,國內酒類零售市場規模高達萬億,酒文化又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從底層需求邏輯上解釋了白酒具有抗跌的基礎,即需求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酒業雖然當前暫時面臨調整期的動蕩,但基本盤穩定、地基牢固,未來發展前景依舊遠大。如今各路跨界資本的瘋狂進入,就是想逆流而上,收購具有高性價比的優質資產。無論這些資本整合的企業發展潛力如何,都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白酒具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