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年的招商比往年好了不止一倍。”山西喬家大院酒業員工的話,為今年春糖增添了不少亮色。
清香雖然今年參展企業的數量不是最多的,但眾多清香酒企的表現超出預期。
這里面有政策引導,消費者對清香產品的認可,經銷商想抓住行業增長的紅利,但更多是清香酒企擁有永不服輸的雄心,始終抱著成為“第二瓶汾酒”的期待,選擇在縮量時代逆流而上:做產能擴張、品牌打造、市場開拓。
2025年春糖清香表現如何?清香真的在渠道端熱起來了嘛?為此, 佳釀網在春糖期間調研了多個酒店展區,了解清香最新發展動態。
增長20%-30%,點燃清香爆發的星星之火
“與往年相比,今年春糖招商的數量至少要增長20%-30%。”“無論從簽單量,還是展廳人氣,都好于往年。”“每天獲得的意向客戶有幾十個。”眾多參展商對佳釀網表示,今年春糖清香可以用火爆來形容。
在有些清香展廳,是幾個經銷商圍著一個工作人員洽談業務。佳釀網只能在工作人員接待客戶的間歇,交流幾句,但很快又會被下一波經銷商打斷采訪進程。
在隔壁,其他香型展商都表示春糖的表現不比往年,展廳以品牌曝光與維系老客戶為主、招商為輔。
清香酒企在春糖獲得極大關注,能夠真金白銀招到經銷商,能否說明清香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已經擺脫“清香熱只是汾酒熱”?
回想2019年,當初有大量觀點堅稱醬酒熱只是茅臺熱。但是當年糖酒會,某名酒展廳無人問津,而隔壁不知名的醬酒展廳人聲鼎沸。
此后,醬酒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習酒在2020年與2022年營收分別突破百億元與200億元,珍酒在2023年港股上市,醬酒在山東、河南、廣東、福建等地發展到可以與濃香并駕齊驅,甚至部分地區的營收已經超越了濃香。
可以說,無論是此前的濃香與醬酒,還是現在的清香,每一種香型的崛起,前期都是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全行業對整個細分品類的關注。
如今清香在春糖的表現,與2019年醬酒相同。如果按照醬酒的話本描述清香,就是在汾酒的帶動下,眾多清香優質酒企正站在酒業舞臺的C位,已經開啟高速發展的馬達,正在親手撕掉“清香熱只是汾酒熱”的標簽。
那么2025年春糖清香熱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市場端,山東、河南、北京等傳統清香消費大省依然火熱,但以廣東為代表的南方市場對清香的熱情在不斷提升。
有觀點認為,未來清香將從晉、冀、魯、豫、京、津、蒙等北方大本營市場,逐漸向鄂、皖、蘇、浙、滬、粵等南方市場輻射,最終做到以點帶面的快速發展。
在產品上,清香300元以下的產品被重點關注。
隨著消費降級,高端與次高端產品價格倒掛,市場動銷困難,經銷商庫存積壓嚴重,行業選品邏輯從追求利潤向追求動銷轉變。
清香產品性價比高,符合理性消費需求,具有消費場景多、市場開瓶率高、產品動銷好等特點。有觀點認為,經銷商依靠高頻次進貨與出貨,可以用幾十萬的投入做到其他香型上百萬的成果。
山西喬家大院酒業總經理高永亮表示:“100-200元仍是其他清香品牌未來幾年最核心的主流價格帶。”
近年來,山西喬家大院酒業堅持做中高端清香的品牌定位,在100-400元價格帶布局了以“萬里茶路”系列代表的產品矩陣,此次春糖獲得了經銷商廣泛認可。
佳釀網認為,2025年清香終于擺脫“清香熱只是汾酒熱”的困局,開始爆發式增長。但與醬酒熱不同,清香價格親民,產品動銷好,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展現出極強的韌性。
從政策指引到消費者口碑,萬眾一心打造千億護城河
在談論清香熱時,各大展商都贊同汾酒全國化發展帶動了整個品類的崛起。
從2018年開始,汾酒用“13320”、“1357”、“1357+10”等戰略,開啟全國化進軍的征程。
汾酒省外市場的營收也從2017年的24.0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96.59億元,年均增長率為41.89%。
汾酒在全國各地高速奔騰時,一方面,用干凈綿甜的清香美酒,培育了眾多忠誠的消費者,降低其他清香酒企開拓市場的難度。
另一方面,目前汾酒代理資源稀缺,各大酒商都渴求重復當年醬酒熱一樣的盛況,抓住清香熱的增長勢頭,享受行業增長的紅利,目前在山西等地找清香里的“習珍國”。
此外,隨著酒業主力人群新老交替,80后與90后逐漸成為酒業主力消費人群,清香干凈綿甜的口感正好符合新時代消費需求。
當代消費群體從小沐浴了互聯網的發展,接收的信息渠道多種多樣,購物更加理性從容,講究性價比,偏好清爽口感。
美國學者托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層效應》中寫道:“面對群體的強勢崛起,只有理解消費主力的商業邏輯,懂得如何靠攏這一代年輕人,未來的商業才能成功。”
具有高質價比的清香,已經掌握了此輪消費者變遷的關鍵點。
酒便利負責人表示:“清香正在成為年輕人的‘第一口白酒’。”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各大名優清香酒企都吹響了全國化號角,力求把自身打造成“第二個汾酒”。
2024年,汾陽王酒業初步完成了環山西市場布局,同時在廣東、浙江、湖南、青海、新疆等市場實現較大突破,全年達成渠道網點近16萬家。
針對未來,汾陽王酒業提出“12335”五年發展戰略,力爭從汾陽產區第二品牌、山西酒企第二向全國清香第二品牌發起沖擊。
近年來,寶豐酒業已在河南省內實現了18地市和108個縣的全面覆蓋,并實現了深入的廠商一體化;在省外市場,迅速完成了河北、山東、湖南、浙江、江蘇、內蒙等18個重點市場的導入,實現了全國化的市場布局。
山西喬家大院酒業也跟隨頭部酒企的腳步,在做好大本營市場的基礎上,努力在廣東、浙江、上海等地市場開拓。
廣東粵強酒業董事長王富強表示:“清香白酒正在復制醬酒的‘全國化路徑’,但比醬酒更具大眾消費基礎。”
根據黑格咨詢撰寫并發布《2024-2025年度中國清香白酒產業發展報告》,2024年,中國清香白酒產能約170萬千升,同比增長6%;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利潤約350億元,同比增長17%。
山西證券在去年發布研報顯示,預計未來2-3年,清香型白酒市場銷售占比將從現在的13%-15%左右增長至20%左右。
在政策層面,《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明確支持清香型白酒特色產區建設,山西、河南等地已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推動“技術標準統一、產業集群協同、文化價值輸出”的生態體系建設,為品類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綜上,從政府政策引導,到酒企做產能建設、全國化市場開拓,再到消費者對清香的喜愛,清香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當下春糖的火熱只是開始,未來持續增量才是引領酒業奮勇爭先的關鍵。
長遠發展下的三重挑戰,鞏固三足鼎立的根基
清香熱雖然2025年開始集中爆發,但長遠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清香工藝多樣,高端產品需要加強。
清香有大曲清香、小曲清香、麩曲清香之分,由于每種工藝不同,產品風味各異,難以像醬酒“12987”與濃香“千年老窖萬年糟”那樣,企業用統一的話術講述產品品質卓越、產品稀缺。
并且,清香工藝具有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成本低等特點,容易給消費者留下清香產品低端的印象,需要企業在品牌營銷上向消費者傳達清香產品品質卓越。
眾多因素造成清香在高端與次高端市場沒有與濃香與醬酒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高端是酒業價值天花板,清香高端化不只是價格的提升,還有品質、文化、服務等多方面的綜合升級,是樹立品類市場口碑的關鍵。
清香酒企想長遠發展,產品高端化是其從區域強者向全國龍頭突圍的敲門磚。
其次,清香產區分散,難以在品牌營銷上形成合力。
從山西到湖北,再到四川、云南,清香產區遍布全國各地,好處是風土不同保證了清香風味的多樣性,但弊端是難以像醬酒那樣,眾多酒企統一用“赤水河”的概念,宣揚核心產區優勢。
每個清香酒企都宣講各自產區的特色,過多的品牌標簽,難以快速在消費者心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降低了企業的投入產出比。
最后,清香要做好與濃香、醬酒正面廝殺的準備。
目前清香主攻市場在河南、山東、北京、廣東等地,這些地方既是醬酒的根據地市場,也被濃香深耕多年。還未羽翼豐滿的清香酒企需要通過科學規劃,才可能在百億級、50億級濃香與醬酒企業把持的市場中,開辟出屬于自身的細分市場。
并且,如今各大清香酒企的拳頭產品集中在300元以下,這是區域酒企的核心市場。區域酒企擁有本土優勢,消費氛圍濃厚。
上有全國龍頭,下有區域強者,清香酒企要做好“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準備。
好在清香酒企都有耐心,對于未來發展都是先求穩,再求快。
佳釀網認為,清香酒企要持之以恒做品牌打造,要用時間長度來化解工藝多樣與產區分散帶來的劣勢。
比如汾陽王酒業規劃總投資約20億元建設生態化、科技化酒莊,未來2-3年之內產能突破5萬噸、儲能達到10萬噸;寶豐酒業依托中國兩大清香名酒的戰略定位,精進國家非遺技藝“六凈歸一”工藝價值體系,打造出“43623”名酒基因密碼,最終用名酒品質與文化為國色清香做好品質內涵背書。
時間是解決任何問題的良藥,企業只要目標堅定,按照持之以恒的步伐力求每天進步一點,那么隨著時間流轉,所有優勢會匯聚成品牌勢能,最終在某一刻以滾雪球的形式實現突破式發展。
諫策咨詢創始人、總經理劉圣松從品牌打造上指出了清香未來發展方向:通過“地理標志強化”(如汾河清香)、“文化IP賦能”(非遺工坊、釀酒大師)、“產區認證體系”構建信任閉環,讓“產區價值”從概念落地為市場認知。
劉圣松強調,產區價值的核心在于“地理標志性”與“文化附加值”的雙向賦能。
2025年春糖,清香的表現是厚積薄發的結果。在這之前,各大清香酒企做了產能建設、品牌文化梳理、全國化市場開拓。
對于酒業而言,2025清香是縮量時代少有的增長點,短期內能夠加快行業走出調整期。
長期來看,酒業長坡厚雪,會饋贈每個永不服輸的奮斗者。無論是如今蓄勢待發的兼香,還是正在潛伏期的米香、芝麻香,以及其他小眾香型,只要經過科學規劃與持之以恒的品牌打造,任何企業都有綻放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