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品牌在江西難做,但在江西的外地品牌不少,不僅品牌多,甚至產品也多,同一個品牌不同系列的產品甚至包括貼牌產品在江西都能看到。近日,記者詢問了不少經銷商的銷售情況,盡管一些經銷商口頭上表示今年銷售還行,但私下都忍不住搖頭嘆氣,難掩對代理品牌的失望情緒,一些經銷商說,明年還做不做這個產品都很難說,就算做,但在還會不會像今年這么賣力需要打一個問號。記者發現,有些經銷商盡管表示明年還要做這個品牌,但對代理品牌的一些做法還是很有怨言。
市場形勢不好,產品銷售不暢,經銷商心有怨言在所難免,但其反應的問題還是需要足夠重視,因為他們指出的一些問題的確影響到了市場銷售,讓本可以做好的事情沒做好,廠方就不能等閑視之,畢竟經銷商相對于體量龐大的酒企不同,市場的成敗直接攸關企業生死。記者把了解到一些情況羅列下來,而這些本該是酒企應該做好的:
1, 一些酒企不誠信,承諾的支持不兌現。有經銷商告訴記者,他接下某西南名酒的幾個產品之后,廠方承諾在其產品推廣期間請多少人每個人多少工資的事情到年底都沒有解決,這直接影響了經銷商的市場開拓,也損傷了經銷商的積極性。部分酒企的銷售代表缺乏擔當,不敢為經銷商爭取本該兌現的利益。除了人工補貼之外,還有銷售獎勵、市場費用等利益上的糾紛。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2, 酒企銷售代表市場操作急躁輕浮,市場剛有一點起色就開始壓量,在壓不下去之后,直接在經銷商的經營區域另外招商,而不是在和經銷商進行溝通之后在做,這也違背了雙方的代理協議。
3, 廠商之間溝通不暢,某老牌名酒的經銷商告訴記者,作為南昌總代,他十天半月才能看到廠方的銷售代表,其區域經理更是難得光臨,經銷商說,他根本不知道廠方的工作人員在什么。
4, 企業高層對江西市場不重視,一家一線品牌的江西總代告訴記者,他們很難有機會與該企業高層進行溝通對話,連省級總代都難有機會,其他經銷商可想而知,經銷商說,江西市場不大,企業高層根本就不重視,如果真是如此,企業就不應該來江西,既然來了江西,那就應該對得起你在江西投入的資源,也有責任對得起江西經銷商的付出,相比而言,江西四特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在近年的調整中,四特明確有一條,要求所有經理必須對盡快相應經銷商的要求,如有必要甚至可以直接給董事長廖昶打電話,這讓代理外地品牌的江西經銷商心情復雜。
在采訪中,經銷商對企業不誠信意見很大,有經銷商甚至建議當地的酒商的有關協會可以把這件事管起來,一方面可以居間協調,另一方面對于特別惡劣的有關廠方可以在江西經銷商內部進行通報,提醒經銷商和這些廠商合作要特別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