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順鑫農業發布公告稱,預計2014年實現凈利3.56億元-3.95億元,較2013年凈利1.98億增長80%-100%。公告認為,業績增長的原因為2014 年白酒銷售市場擴大,銷量及銷售收入增加以及房地產業務盈利能力上升。
由此份預告可以看出,作為順鑫農業12個所涉行業中為其業績占據半壁江山的牛欄山,在2014年行業整體頹勢的環境下,依然保持了逆勢上行的態勢。來自酒廠的相關數據顯示,僅牛欄山陳釀酒這款單品,2014年整體銷售達到2000萬余箱,銷售額近20億。而坊間流傳的酒廠將搬遷秦皇島,擴大生產規模等無不顯示了其對未來的信心。是什么造就了牛欄山令人艷羨的成績呢?微酒帶大家看看北京牛欄山酒廠廠長宋克偉這一年都做了些什么?
第一招:迎合市場的品質策略
2014年,牛欄山加大了對產品品質的重視力度。在保持白酒生產總量不變的條件下,將酒質由低檔白酒向中檔優質白酒轉型。不僅如此,還新增萬噸以上高品質基酒儲存能力,使得“牛欄山”的產品品質得以迅速提升。“在同等價格比品質,同等品質比價格”的前提下,牛欄山酒廠的產品在市場上迅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與此同時,宋克偉在主導產品結構升級過程中也進行了許多調整,形成了高端黃瓷、中端三牛(百年牛欄山陳釀)、低端牛欄山陳釀的產品結構。以至于在此波調整中,除了黃瓷受高端影響較大外,終端價100多元的三牛和15元的陳釀均展現出了在全國也屬罕見的穩健發展勢頭。
據微酒記者所了解,在2014年,將品質提升放在第一位的不僅僅有牛欄山,習酒、郎酒等品牌也做出了類似的決策,這一決策顯然在為后續拓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招:外拓市場
牛欄山酒廠2014年最大的看點就是外埠市場的增幅迅猛。據了解,“牛欄山”不僅在北京市場持續增長,將紅星市場份額大大壓縮,而且外埠市場也由以前20%左右的占比,變成了如今超過50%的份額。其中,河南、河北、內蒙等地區域市場增速明顯。
此番一旦將酒廠遷至秦皇島,有望實現既擴產又整合京冀及北方市場的目的。從目前牛欄山在全國經銷商之中的知名度及美譽度來講,泛板塊的全國化戰略的實現是符合現實的。
宋克偉一直不斷強調:“要抓住白酒消費結構調整的市場機遇,充分利用品牌影響力有效提高公司中端白酒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第三招:對接消費者
宋克偉認為“產品好壞、服務好壞的最終話語權掌握在消費者手中。只有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才能有效地提升市場效能。”
2014年,牛欄山一方面,減少從終端到上級代理商、再到酒廠的信息反饋時間,加強執行力。另一方面,在品牌宣傳與推廣過程中,不是單方面的灌輸,而是強調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互動交流可以發現問題,提升與消費者之間的黏度,并最終達到提升“牛欄山”品牌的影響力、美譽度的目的。
要想解讀牛欄山成功真經,僅僅了解宋克偉2014年的重點工作,顯然是不足夠的。微酒對其暢銷單品牛欄山陳釀進行了調研和分析:
陳釀暢銷背后的四大奧秘
牛欄山陳釀的暢銷,更多依靠的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理念落地創新來實現,以牛欄山大品牌為背書,以創新酒體提升消費者體驗感,聚合核心消費群,再以擴散式的口碑影響大眾,讓消費者愿意買,通過控量和順價確保渠道利潤,讓消費者買得到。因此,暢銷背后的邏輯是“酒體+品牌+口碑+順價”。
立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創新:在二鍋頭市場開創低度濃香產品
市場需求:紅星二鍋頭屬于清香品類,度數較高,屬于北京市場老白酒或重度白酒群體飲用,但此群體呈現老化萎縮趨勢;北京是流通人口數量巨大的區域,外來務工群體尤其是年輕人群,難以適應高度二鍋頭的飲用感受,濃香的廣發適應性、低度的舒適飲后感,這些就是新群體的需求;
產品創新:推出了綠標陳釀和三牛等低度濃香產品,滿足北京白酒的消費需求。但其對二鍋頭品牌的代表地位一直不放棄,不斷通過大力度廣告資源投放強化宣傳。因此嚴格意義上說,牛欄山是披著“正宗二鍋頭”的羊皮,賣著低度濃香且戰斗力十足的一匹狼。
中高端產品突破和強大的廣告宣傳,形成消費者的品牌號召力
北京穩定的廠商合作及對渠道終端的廣覆蓋和精細化:2005年,牛欄山掌控北京餐飲終端為300家,2007年增長為3000多家;對餐飲終端的深度掌控,確保了牛欄山主導產品的培育;牛欄山在北京市場率先突破的是百元價位段的“三星陳釀牛欄山”,消費者簡稱為“三牛”。其中高端的產品定位及突破,極大拉動了牛欄山的品牌影響力。
多年持續聚焦北京市場進行廣告投入,例如2010年廣告費為1.15億、2011年廣告費為1.73億、2012年廣告費為1.95億、2013年廣告費為2.15億,未來三年,仍將持續投入11億進行廣告宣傳和品牌推廣。
在2008年至2013年期間,隨著牛欄山主導產品的突破快速規;、廣告資源的大力度聚焦投放,消費者建立了良好的品牌認知,綠標陳釀的增量速度越來越快。
北京地緣文化的輻射和流動人口的口碑式傳播
北京作為首都,其向下及周邊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較強,尤其是中低端人群的影響力,尤其北京對于華北區域的影響力更加突出。
陳釀的主要消費者群體,在北京與其周邊一市五省的雙向流通較大,對于陳釀的快速區域拓展及口碑式擴散具備較大優勢。
廠家控量提價與商家順價機制共同驅動渠道利潤的合理分配
牛欄山對陳釀產品擅于使用“饑餓營銷”,且不論是產能灌裝問題還是廠家有意為之,但對產品的提價及價格秩序管控起到積極作用。各經銷商產品經常“備貨不足”,就導致經銷商順價機制更加堅挺,渠道利潤實現了合理分配。
陳釀產品基本無市場支持,尤其是沒有對渠道促銷的支持,僅有的市場支持僅限于人員和基本的物料;這就要求各經銷商要依靠加價進行渠道利潤的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