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鑫農業終于卸下地產業務“包袱”。11月24日晚間,順鑫農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北京順正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順正資產”)簽署《產權交易合同》。順正資產受讓順鑫農業全資子公司北京順鑫佳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鑫佳宇”)100%股權,成交價格為22.59億元。
順鑫農業公告截圖
在公告中,順鑫農業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聚焦主業發展的戰略規劃,集中精力做強做大主營業務,增強公司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價值,維護中小股東利益。
那么,剝離地產業務、聚焦主業發展的順鑫農業真的可以“順心”了嗎?
四次掛牌,三次下調底價
順鑫佳宇是順鑫農業的地產業務子公司,在北京、海南、山東、內蒙古多地有地產項目。從2016年開始,順鑫佳宇因地產下行銷售不振、高額負債帶來的財務費用以及存貨減值等原因連續報出虧損,至2022年的七年間累計虧損超過27億。尤其該公司去年虧損達到8.4億,這直接拖累順鑫農業自1998年上市以來首次年度業績陷入虧損。
在此背景下,順鑫農業加速了對地產業務的剝離,并于今年6月經董事會同意通過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的方式公開轉讓順鑫佳宇100%的股權。此后的8月18日正式掛牌順鑫佳宇,因正式披露期間未征求到意向受讓方,最終由順鑫農業控股股東順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指定的關聯方順正資產摘牌受讓。
從8月18日首次正式披露到11月23日動態報價結束,標的資產順鑫佳宇經歷了四次正式掛牌,同時也三次下調了掛牌底價。具體為,該標的底價從最初的30.98億連續降為27.89億、25.1億和22.59億,這意味最終成交價格與首次披露相比下調了8.39億。
本次交易受讓方采用一次性付款方式,將轉讓價款在協議合同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匯入北交所指定的結算賬戶。
順鑫農業公告截圖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順鑫佳宇股權,順鑫佳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因此年內順鑫佳宇出售給公司兩棟樓宇資產產生的收益,不再進行合并抵消,預計影響公司本年度報告期損益5.75億元。
同時,公告還顯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核算,截至《產權交易合同》簽署日,本次交易預計產生股權處置損益-2.89億元(不含交易產生的稅、費)。“上述兩項合計影響公司本年度報告期損益2.86億元,實際影響金額以審計機構年度審計確認后的結果為準。”
有業界專家表示,本次交易對于順鑫農業將產生較大影響,一方面借助地產業務回籠的資金可以短期內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另一方面也符合順鑫農業聚焦主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尤其對于集中精力做強做大牛欄山等白酒業務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卸下地產“包袱”,順鑫農業能否輕裝上陣?
數據顯示,2022年,順鑫農業實現營收116.78億元,同比減少21.46%。同期,受地產業務減值拖累,順鑫農業歸母凈利潤虧損為6.73億。
其實,即使去除房地產業務對企業業績的影響,順鑫農業在白酒、豬肉業務上的表現同樣難言樂觀。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順鑫農業白酒、豬肉業務分別實現營收81.09億、27.23億,同比上年均減少超過20%。
進入2023年,順鑫農業延續了這一發展頹勢。今年前三季度,順鑫農業實現營收為88.07億元,同比下降3.28%;歸母凈利潤虧損2.92億元。在203年三季報中,順鑫農業并未披露白酒、豬肉業務的具體經營數據,但結合渠道市場反饋來看,這些業務板塊的表現應該不太理想,從2023年半年報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先來看一下豬肉業務。今年上半年,該業務板塊實現收入13.46億,其中屠宰業務銷售收入12.4億,種畜養殖業銷售收入1.06億。在半年報中,順鑫農業并未解釋豬肉業務具體盈利情況,僅表示,“報告期內,市場生豬供給充裕,行業產能去化緩慢,仍處于產能出清過程中,同時生豬消費恢復不及預期,市場總體表現供大于求。”
不過,結合順鑫農業近期在業績說明會上對外發布的信息來看,其豬肉業務或許仍出現虧損。對于前三季度企業虧損原因,順鑫農業方面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系豬肉和地產業務相較去年同期利潤水平下降幅度較大導致。這也從側面說明,即使目前甩掉地產業務“包袱”,順鑫農業或許仍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輕裝上陣。
再來看一下白酒業務。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營收普遍正增長背景下,順鑫農業白酒業務營收卻不增反降,其實現營收45.53億元,同比減少7.26%。
具體到產品方面,今年上半年,以珍品、金標陳釀等為代表的中檔酒和以牛欄山陳釀等為代表的低檔酒實現營收分別為6.88億及32.96億元,同比下滑分別為6.03%及13.75%。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目前低檔酒依舊是順鑫農業白酒業務的最大營收來源,占其白酒業務總營收為72.39%。
同時,以經典二鍋頭、百年牛欄山和魁盛號系列等為代表的高檔酒實現營收5.7億,同比增幅達到59.78%。這也是順鑫農業2023年半年報的一大亮點,不過高檔酒占比白酒業務總營收僅為12.52%,目前尚不能支撐企業走上向上發展通道。
事實上,順鑫農業白酒業務整體表現不佳,或者說牛欄山品牌發展陷入停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外部市場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導致消費環境疲軟及消費場景并未完全恢復,這對白酒行業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尤其對二三線白酒品牌影響較大,這在白酒上市公司的財報中表現的較為明顯。順鑫農業在財報中也曾這樣表示,“白酒消費場景減少,尤其對中低端白酒產品影響甚巨,導致白酒消費頻次被動減少”。
其次,近年來頭部名酒加速渠道下沉,并先后推新品布局大眾酒市場,這進一步加劇了大眾酒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雖然牛欄山在該市場具有超高影響力,但在如此高強度競爭下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在加大。
第三,白酒“新國標”的實施對牛欄山旗下主力產品牛欄山陳釀等造成了一定影響,而主力產品銷售量下降自然導致企業業績承壓。數據顯示,2022年,42度500ml牛欄山陳釀銷售量同比下滑23.72%,今年上半年銷售量也同比下滑3.93%。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市的純糧酒金標陳釀雖然目前尚在市場培育期,但也取得了一定市場認知,今年上半年該酒銷售量達到4141千升。
此外,在高端白酒市場的長期缺位,也導致牛欄山發展韌性不足,這也是企業盈利水平較低的重要原因。以茅臺、五糧液等為首的一線名酒之所以具有穿越行業周期的發展韌性和較高的盈利水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高端明星大單品的強力支撐。目前牛欄山并未培育出一款真正意義上在高端白酒市場“能打”的產品,這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其抗壓能力較弱。因此,牛欄山若想高質量重回“白酒百億陣營”,除了需要扭轉中低檔白酒的發展頹勢外,更需要塑造“牛酒”的高端品牌形象,如此方能驅動企業行穩致遠。
總之一句話,剝離近年來接連虧損的地產業務,對順鑫農業短期內形成利好,同時更有利企業聚焦主業發展。不過,順鑫農業面臨的發展壓力依舊不小,尤其以牛欄山為代表的白酒業務未來面對的市場挑戰或許也將變大。
畢竟,在白酒行業存量競爭時代,酒企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一場零和博弈,這意味著酒企之間的“內卷”將進一步加劇,況且相比競品,無論是品牌力還是品質力,牛欄山并沒有十分突出的競爭優勢,這無疑更加考驗企業的在產品層面的經營策略和市場執行力。
在近期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順鑫農業介紹了關于白酒業務的產品戰略規劃,未來將通過三條主線發力,即第一條主線是在光瓶產品線上,白酒業務依托老陳釀與金標陳釀實現“新工藝技術”與“純糧固態”的“雙輪驅動”戰略;第二條主線是次高端產品的品牌化打造,帶動腰部關聯產品整體銷售;第三條主線是在超高端產品線上,聚焦魁盛號樽璽,樹立二鍋頭品類的品質標桿,占據二鍋頭品類市場制高點。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期待卸下地產業務“包袱”的順鑫農業早日實現業績的穩步增長,也期待“三線發力”的牛欄山早日高質量重回“白酒百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