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白酒第一股”,貴州茅臺一直是高股價、高投資價值的典型,備受市場的矚目。據時代財經了解,在酒仙網、1919酒類直供等電商網站上,53度的飛天茅臺目前一直處于限購或斷貨的狀態。而在線下終端的零售門店,大多數賣家都將一兩年的飛天茅臺的價格標注在2000元上下。不過,茅臺酒的銷售雖然火爆,但貴州茅臺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和近期的股價走勢卻給投資者們醒了醒酒。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凈利增速放緩股價跌停
10月30日,貴州茅臺股票一度大跌7%,降至500元大關。截止收盤,貴州茅臺跌幅收窄至4.57%,成交額擴大至100億元,創歷史新高。
在此前的一個交易日,貴州茅臺開盤后,出現了上市17年以來的首次一字跌停。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該公司市值縮水700多億元。
不得不說,這或許與兩天前的10月28日,貴州茅臺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有關。財報顯示,前三季度貴州茅臺的凈利潤為247.3億元,同比增長23.77%。其中,營收增長3.2%,凈利89.7億元,凈利增速下滑較大,下降至2.7%,而在今年的中報里,貴州茅臺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分別有38.27%和40.12%。
多名業內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三季度貴州茅臺利潤增速出現下滑的原因,除了目前消費市場的不理想外,最主要是因為其去年增速較快,市場和投資者的預期過高,以及貴州茅臺內部對于產品出貨量的調整。
白酒行業資深分析師蔡學飛告訴時代財經,今年國內消費市場的不理想,使得許多白酒的股價出現波動。茅臺股價的下跌,也和其持股機構在三季度財報后的短期拋售有關。而由于茅臺自身產能的受限,人為地控制了第三季度的出貨量,來保證產品的稀缺性,從而壓低了整個企業的增速。
除了受限于產能而降低出貨量之外,蔡學飛認為茅臺作為國酒的代表,此前的一些促銷活動在市場上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混亂,面臨著比較大的社會輿論,“茅臺主動壓低銷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給其在市場上面對的輿論降溫”。
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因為區域白酒龍頭企業和所有的一二線白酒企業都在加大力度推廣高端白酒,所以高端白酒的市場份額有碎片化的趨勢,“茅臺酒曾經的對手只有五糧液和國窖1573,但現在因為高端白酒渠道模式的顛覆,每個省的地方酒企龍頭企業都已經成為瓜分茅臺高端酒市場份額的競爭對手”。
知名茅臺投資人董寶珍認為,目前貴州茅臺的增速屬于非常合理且可持續的增速。2017年三季度,貴州茅臺的凈利潤為87.33億元,屬于該公司歷史盈利最高的一個季度,面對如此高的基數,能在今年三季度實現利潤的增長實屬不易。
貴州茅臺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茅臺酒營收為462.3億元,系列酒營收59.3億元,盡管增速放緩,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茅臺完成其系列酒80億元的營收目標難度并不大。
時代財經就上述有關問題采訪貴州茅臺,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作回應。但此前有貴州茅臺內部人士曾在媒體上匿名發聲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市場、價格都很穩定,全年預期增長能夠實現。”
在2017年的年報中,貴州茅臺也表示,2018年的營業收入目標是較去年增長15%左右,即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69.51億元左右。
高端仍具增長空間,中低端競爭激烈
與貴州茅臺一起披露三季度財報的還有五糧液、瀘州老窖兩大企業。五糧液第三季度增速有所降低,瀘州老窖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今年第三季度,五糧液營收78.29億元,同比增長23.17%,凈利潤23.84億元,同比增長為19.61%,增速同比有所放緩,低于前三季度總體,也大幅度低于去年同期的增速。
瀘州老窖在第三季度實現營收為28.43億元,同比增長31.36%,凈利潤7.72億元,同比增長45.49%。前三季度,公司實現92.63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27.24%,凈利潤27.51億元,同比增長37.73%。
根據尼爾森發布的《2017-2018年度全國酒類趨勢研究報告》和《尼爾森·中國白酒品牌發展與創新報告》,我國新中產階級一年中每月白酒消費超過1000元的比例達到27%,其中購買700元每瓶以上的消費者達到占22%。新中產階級對未來的預期是想買更多的白酒。
此外,2017年國內高端白酒銷售的增速為37.3%,80后超過70后成為了白酒消費主力。白酒萬億以上消費中,80后占比為42.1%,70后占比為29.4%,90后占比為23%。
在這種當前國內白酒依然被大部分人視為剛需的大背景下,蔡學飛也表示,在未來的一至三年內,諸如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的增長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還會處于穩定上行的態勢。
而在線下的一些銷售終端,諸如飛天茅臺等高端白酒,其市場依然穩定。“高端白酒在近幾個月的銷售情況相比上半年并不好,但是飛天茅臺都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我們的貨源一直不足。而且現在已經處于春節的備貨期,下個季度的銷量應該會有比較大的增長。” 一位1919酒類直供線下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時代財經。
中信建投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到,高端白酒基于去年的高基數,三季報的增速預期雖然有所放緩,但穩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目前,高端白酒在國內的市場需求仍然旺盛,次高端方面的消費升級也正在進行,主流品牌全年預計高增長無憂。
在中低端白酒方面,在面臨被高端品牌擠壓的同時,各家企業則處于較為激烈的競爭當中。在白酒消費結構向大眾消費轉移的趨勢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使大眾消費者對高端以上白酒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中低端酒的消費被高端和次高端白酒擠壓。
肖竹青認為,白酒行業目前競爭,名酒企業紛紛將渠道下移,區域白酒遭受擠壓。而相比于高端和次高端白酒,中低端白酒品牌的經營毛利較低,受房租等經營成本以及品牌的影響較大,“誰的品牌力強、溢價能力高,誰就能生存下來。”
此外,今年1月30日,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曾召開白酒行業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旨在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酒企也出席了會議。此次會議也被業界視為對酒企漲價的一次警示。
需要注意的是,10月22日,“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的二審中也提到了對于煙、酒類商品管控的內容。業界擔心這一法案將會對白酒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具體影響如何,還需第四季度各家企業的業績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