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行情收官,在外圍市場下跌等因素影響下,A股市場遭遇重挫。而受重倉板塊食品飲料、醫藥板塊等大幅回調拖累,公募基金單月平均跌幅達到8%,重倉白酒的多只基金虧損幅度超過20%。而跟蹤證券指數的指數型基金則表現一枝獨秀,漲幅普遍在4%以上。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重倉白酒基金業績墊底
數據顯示,截止10月30日,權益類基金(只計A類份額)10月份算術平均跌幅達到8.27%,是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虧損最多的月份。這主要是由于上述時間區間內基金抱團重倉的食品飲料領跌兩市,總市值加權跌幅達到24.97%,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跌幅居首,也是唯一一個跌幅在20%以上的板塊。此外,基金重倉的醫藥生物、計算機、汽車、電子4個板塊的跌幅也超過13%。
從被動管理的基金看,跟蹤酒、食品飲料、消費相關指數的基金跌幅居前。其中,跟蹤白酒指數和酒指數兩只基金跌幅最高,分別達到28.8%和27.1%,在10月29日白酒板塊跌停當日,兩只基金的單日跌幅均超過8%,另有6只跟蹤消費和食品飲料的基金跌幅在20%-24%之間。
主動管理的基金中,同樣是高倉位重倉食品飲料的基金跌幅居前。某大型公司旗下5只基金跌幅均超過22%,最高達到22.96%,墊底所有權益類基金。這5只基金全部由同一位基金經理管理,配置也較為相似,前十大重倉股中均至少有5-7只白酒股。今年以來截止10月30日,這5只基金累計虧損均在30%以上。基本已將2017年因配置白酒獲取的收益吞噬。
除此之外,部分改革、國企改革主題基金跌幅也較大。查看這些基金最新公布的三季報就可以發現,主要是因為這些基金同樣重配白酒板塊。與之類似的是,一些移動互聯主題的基金也重倉白酒,發生嚴重的風格漂移,損失慘重。
證券指數基金一枝獨秀
相較之下,金融板塊表現強勢,部分基金得以在10月免于下跌。其中,被動指數基金中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全部為跟蹤證券指數的基金,而主動管理的基金中取得正收益的多為空倉的基金,這也說明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較少配置證券股。
數據顯示,10月以來截止30日,共有151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全部權益類基金的比例為5.3%,其中主動型的基金為134只。但表現居前的多為指數型基金,融通中證全指證券累計漲幅為5.81%,在所有指數型基金中排名首位,而包括富國證券分級、華安中證全指證券、申萬菱信中證申萬證券等在內的另外8只證券指數基金漲幅均超過4%。證券指數基金包攬了所有取得正收益的指數基金名額。
主動管理的基金中,易方達新鑫I以6.04%的收益率排名首位,景順長城泰和回報、前海開源滬港深核心資源A次之,收益率分別為4.70%、3.73%。其中,只有景順長城泰和回報不是迷你型基金,從季報數據看,今年前三季度,該基金股票倉位均不足10%。
此外,博時鑫瑞A在上述區間內的收益率為1.43%,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表現居前。該基金今年三季度末只有約4成股票倉位,但重配了中國太保(港股02601)、中信銀行(港股00998)、中國平安(港股02318)、寧波銀行、中國銀行(港股03988)、新華保險(港股01336)等金融股,是同類基金中少數因重配金融股而取得正收益的基金。
事實上,上述區間內,銀行和非銀金融板塊總市值加權跌幅分別為1.39%和2.65%,是全市場上表現最好的兩個板塊,其中二級行業證券更是逆市上漲3.56%。但權益類基金的業績表現也說明,基金對證券的配置并不高。此外,鋼鐵和房地產板塊表現僅次于金融,跌幅分別為5.74%和6.33%,較為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