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股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自10月9日以來迭創新高,本周一還一度攀上566.66元,刷新其股價的歷史最高值。與股價創新高相伴的,是其在互聯互通通道上的連續凈賣出。據統計,在節后8個交易日里,除去首兩日分別有2億元凈買入之外,外資在貴州茅臺上的操作均為凈賣出,且連續6個交易日累計凈賣出逾3.4億元,幾乎回吐了節后首兩日的合計凈買入額。
同樣,深股通標的五糧液在節后8個交易日里,有6個交易日出現凈賣出,累計凈賣出額達1.61億元。食品飲料龍頭伊利股份也連續6個交易日出現凈賣出,累計凈賣出15億元,而后者在18日盤中創下自上市以來的股價新高。
連續多日凈賣出,是否意味著對消費白馬股偏愛有加的海外資金風向轉變?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貴州茅臺因為標的稀缺性,是自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海外資金最愛買的股票之一,若從滬港通開通的那天算起,以考慮分紅的前復權價格計,貴州茅臺股價至今已漲了3倍多。近期短暫的凈賣出并不足以說明風格轉換,相信更多可能是海外投資者選擇部分獲利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