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北向資金凈買入21.40億元,這是本周北向資金首次出現凈流入的情況。前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持續出逃,9月13日、9月14日分別凈賣出38.24億元、41.28億元。
具體個股來看,北向資金凈買入前三名為隆基股份、贛鋒鋰業、招商銀行;凈賣出三甲分別為貴州茅臺、三一重工、五糧液。
機構方面,凈買入前三名分別為金風科技、贛鋒鋰業、杉杉股份;主力凈流出前三名分別為天音控股、比亞迪、立昂微。
北向資金連日拋售
機構仍看好白酒消費
與鋰電池持續火熱所不同,白酒板塊9月15日卻遇冷。wind數據顯示,白酒指數下跌2.55%。17只白酒股中僅伊力特小幅收漲0.63%,其余16只均有不同程度下跌,瀘州老窖、水井坊、今世緣分別收跌4.77%、4.35%、3.72%。
值得注意的是,9月13日-9月15日,貴州茅臺和五糧液連續3個交日易遭北向資金拋售,為北向資金凈賣出前3名。
中秋、國慶臨近
白酒行業怎么“不香了”?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近年來,中秋國慶白酒消費沒那么“旺”。一方面,平時化導致白酒日常消費增加,除春節之外行業季節性波動正減弱;另一方面,今年中秋國慶白酒行業當前表現類似于“2018年+2019年”,2018年節前一段時間市場整體情緒偏悲觀,2019年較早的中秋導致備貨提前,單中秋節日效應淡化。
此外,白酒行業稅負也是稅負全行業第一。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收入數據顯示,白酒行業稅負達到15%,而其他行業營業稅金及附加占比均低于10%。其中,白酒稅負中消費稅占比達到81.7%。
不過,機構普遍看好白酒板塊前景。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消費稅與上市白酒企業業績和股價影響無顯著相關性。從政策發布當日股價表現來看,過去5次政策調整,僅2017年政策發布次日白酒指數出現3.5%的下跌,其余四次政策發布對股價并無顯著影響。1994年山西汾酒股價下跌43.9%,2001年白酒企業平均下跌27.8%,2006年白酒指數上漲241.9%,2009年白酒指數上漲182.4%,2017年白酒指數上漲51.3%。
平安證券、華金證券均認為白酒板塊強于大市。
山西證券認為白酒行業二季度延續高增長,尤其是汾酒、酒鬼酒等次高端白酒表現亮眼。
浙商證券則認為,白酒板塊整體景氣度向好趨勢未變,結合中秋旺季和估值切換催化,錯殺后帶來的配置機會。在震蕩行情下仍看好白酒結構性機會,認為茅臺、五糧液等穩健性高端酒值得關注。(原文標題:北向資金連續3日拋售茅臺、五糧液 加倉股大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