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酒類行業回暖:生產端數據,1-2月白酒產量、葡萄酒產量、瓶裝葡萄酒進口量分別增長4.5%、18.5%和37.1%,繼續呈現恢復性增長。華東、華南地區在春節期間高檔酒銷售大幅增長,中檔酒也在全國出現大范圍的旺銷,個人消費呈現季節性的大幅增長。
白酒龍頭一季度報表收入將明顯復蘇:茅臺銷售公司口徑30%以上增長(預計報表至少10%以上),五糧液約10%增長,國窖1573收入完成去年70%,洋河、古井預計增長15-25%,老白干增長10%以上。
白酒上市公司一季報延續回暖趨勢。
傳統企業增長模式已經清晰:高檔酒茅五瀘以品牌性價比擠占其他品牌高端系列的份額;中檔酒以“大單品+區域化”搶占地產酒的份額。
品牌一旦找到自己的核心價格帶,開始大單品放量,調整便會出現拐點。
白酒觸網創新進行時:單純B2C模式基本被否定,O2O被認同,線下終端重要性凸顯。1919和中酒網兩種代表性模式以不同路徑開始嘗試,酒仙網的“酒快到”前途不明。酒企率先實現渠道扁平,獲取最終消費數據的將搶占新一輪營銷的先機。預調酒大熱,高毛利低門檻吸引各路人馬,行業龍頭能否保持利潤空間及建立品牌粘性是關鍵。
4 月投資建議——市場亢奮中帶有一絲焦慮,估值洼地遲早被填平: 2014 年白酒在業績下滑的同時,PE 提升一倍以上,主要基于對未來改善的預期。目前高檔酒15X 不到的PE,中檔酒20X 左右的15PE,均低于歷史平均水平,2015 年很可能看到業績和估值雙擊的過程。目前白酒板塊的資金關注度很低,向下繼續減持的空間不大,而提高配置的空間很大,如果創業板調整,白酒是今年很好的防御與進攻并存的板塊;陬愃频倪壿,我們也看好乳制品板塊。推薦標的:瀘州老窖、貴州茅臺、青青稞酒、老白干酒、伊利股份。
有觸網概念和創新的小公司仍將被熱捧:從“衣食住行”向“吃喝玩樂”的消費升級仍在繼續,食品類小公司未來的出路在于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而積極向互聯網+等風口靠攏也有望重塑估值體系,未來有望從中誕生出細分品類的大市值公司。我們首推踏實做事、實踐轉型、卓有成效的好想你;站在互聯網+風口上的三全食品和湯臣倍健,短期不會被證偽,延續機器鋪設/收入擴張,可以繼續乘風而上。另外,現階段我們看好白云山,兼具防御性和題材性(與阿里健康合作,收購醫院等布局移動醫療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