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瀘州老窖發布2015年度業績預告,公司全年盈利13.37億-14.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 - 70%;基本每股收益為0.95-1.07元。結合三季報看,四季度業績不太好,有“隱藏”利潤之嫌。
白酒上市公司第一份年度預報出爐。12月30日,瀘州老窖發布2015 年度業績預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52%—70%,預計盈利12.37億元—14.95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95元—1.07元。
而在上周,瀘州老窖持續登上酒業頭條。優化產品線、逆勢提價、管理層調整……在年終歲末,瀘州老窖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和五糧液隔靴搔癢式的“混改”相比,瀘州老窖大刀闊斧式的改革,斧斧擊中癥結要害。
民生證券、長城證券、招商證券、興業證券、華融證券五大券商集體看好公司,給予積極評價和評級。遺憾的是,瀘州老窖的利好,并未在資本市場有所反應,上周跌1.37%。不過11月份瀘州老窖表現不錯,漲幅達到14.44%。
民生證券研究員陳柏儒對瀘州老窖評價可謂中肯,是“白酒龍頭中調整較晚的公司之一”。
的確如此,在張良時代,瀘州老窖被洋河股份超越,跌出了行業前三甲。面對行業危機,瀘州老窖又犯了戰略性錯誤,國窖1573逆勢提價,銷售、凈利潤開始大幅下滑。
屋漏偏逢連夜雨,五億元存款丟失事件,又給了瀘州老窖重重一擊。2014年瀘州老窖內外交困,以張良、謝明為首的領導層,趨于保守,并未做出大的改觀。和山西汾酒一樣,瀘州老窖與行業一線品牌漸行漸遠。
與山西汾酒不同的是,瀘州老窖沒有焦慮和迷茫,調整速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核心產品國窖1573降價、停貨,整頓產品線,明確國窖、窖齡、特曲、頭曲、二曲五大核心單品,并停產帶“瀘州老窖”字樣的產品。
與此同時,嚴格管控、清理開發條碼,強勢提價百元以下的經銷產品,清理經銷商團隊。據悉,瀘州老窖將產品條碼由3000多個縮減至900多個,且縮減的開發品牌主要集中在100元以下的價位段。
在動經銷商“利益”的同時,瀘州老窖也將矛頭指向了管理層。一直以來,瀘州老窖都存“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現象。“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不分,最大的弊病是權力高度集權、行政效率低下,很難適應靈活的市場變化。
近日,原瀘州老窖集團副總裁孫躍正式出任瀘州老窖集團公司總裁、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原瀘州老窖集團總裁張良出任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實際上,在管理層的利益上,實現了再分配,也理順了“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的權責。
瀘州老窖大調整,給資本市場、銷售市場帶來了好的預期。長城證券研究員安雅澤對瀘州老窖“未來較為樂觀”,并認為老窖恢復增長情況較好,目前量價合理,銷售結構發生變化,發展較良性。
瀘州老窖的品牌沒有問題,國窖1573在高端市場不輸茅臺、五糧液。解決了產品線混亂、渠道粗放、人事糾葛等癥結。2016年,瀘州老窖或許能成為增長最快的白酒上市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