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接近尾聲,2018年也在款款走來。逐步走出“調整期”的中國葡萄酒市場,正在快步打開新的增長通道。2018年,中國葡萄酒市場會發生哪些變化?機會在哪?這十位大咖將告訴你他們對2018年的趨勢預測!
2018年,葡萄酒企業將獲得更多新零售機遇
預測人: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王琦
對于企業來說,抓住新零售機遇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有價值,讓消費者消費葡萄酒時感覺快樂、物有所值;二是做不同,葡萄酒本身就是個性化的產品,讓產品具有典型性特色,給消費者帶來與眾不同的愉悅感;三是有交流,與消費者多溝通,把消費者請進來,讓消費者親自體驗產品,成為產品品質創新的參與者與推動者;四是合理設置高、中、低端產品結構與性價比,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以合理的性價比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葡萄酒的所有推廣活動,最后的目標都是消費者,因此企業要從消費者接受的角度出發,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才能達到推廣的目的。尊重消費者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著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的培育。傳播葡萄酒文化不是一個企業的事情,也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情,需要舉全行業共同攜手,一起努力,做好傳播和引導。
2018年,葡萄酒進口額仍會保持10%-15%的增幅
預測人: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秘書長 王旭偉
根據過去幾年的數據,我認為2018年的葡萄酒進口額仍會保持10%-15%的增幅。進口均價在上半年會小幅提高,而下半年進口價格走勢有待觀察。上半年漲價若幅度大,下半年則會回落。2017年,除澳洲外,其它主產國減產,供應減少自然導致價格上漲。但對中國市場來說價格不太可能大幅上漲,因為市場不會接受。
另外,進口烈酒和啤酒應會繼續增長,其中由于烈酒關稅下調,增幅可能更高一些。
2018年,國產葡萄酒會比近一兩年的表現更好,更活躍
預測人:“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葡萄酒顧問”、著名葡萄酒專家 李德美
2018年,國產葡萄酒會比最近一兩年的表現會更好,更活躍。
過去,很多中國酒莊種植的多是赤霞珠、梅樂和霞多麗等,這種情況在未來會有改變,實際上有些酒莊已經在改變了,也有一些新品種在不斷涌現,并且已經釀成了新酒。過去引進的老品種西拉、品麗珠、雷司令,已經在一些地區有了比較好的表現。最近幾年也引進了不少新品種,比如說,馬瑟蘭、小芒森、馬爾貝克、丹魄。
只有做出中國特色的葡萄酒,才能夠在國際舞臺上有中國葡萄酒的位置。世界舞臺上不缺少另外一款法國葡萄酒,但是它缺少一款中國的葡萄酒。中國本地出產的葡萄酒必然具有中國特色,這也必然會成為世界葡萄酒的一個補充,使其更為豐富。因為消費者一直在尋找這種差異性、個性化的產品,所以只要企業能發展出一種中國特色的產品,就一定能滿足一些消費者的需求。
2018年,OEM進口酒逐漸減少,品牌相對聚焦
預測人:德國漢凱起泡酒集團(環球)中國品牌推廣代表 顧育平
由于低價酒的競爭已經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隨著其利潤下降,有遠見的經銷商會逐漸選擇相對高質量的精品酒。對于傳統的葡萄酒商而言,只有自身改變,才可能適應時代的變化。
另外,隨著烈酒的關稅下調,白蘭地、威士忌的競爭會逐漸激烈,烈酒品牌也會更加集中。未來,將會有一部分烈酒經銷商開始增加葡萄酒,也會有一部分葡萄酒經銷商開始接觸烈酒。由于烈酒更接近與中國的白酒,消費者更容易去接受。因此,烈酒與葡萄酒經銷商的打通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可以更好得普及葡萄酒。
2018年,更多國家葡萄酒將在中國市場有表現機會
預測人:挖酒網創始人、CEO 李猛
2018年是行業值得期待的一年。在2017年的冷靜和沉淀下,2018年會有對行業有顯著影響的“大事件”發生。
進口酒方面,2018年更多類型的酒在中國市場將有表現機會,看好意大利和澳大利亞的份額增量,另外,由于葡萄牙和美國酒在中國消費基礎不大,2018年會有突出表現機會;進口酒品牌會進一步集中,領跑者應該更加清晰,優勢應該更加明顯;市場上品牌推廣行為應該是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熱鬧。國產酒方面,中低端壓力更大,品牌市場化和品質國際化的產品更容易擴張。運營模式方面,有數據行為基礎的行業企業會在2018年做些有影響力的動作;下半年可能有名商退出葡萄酒行業或產生并購行為;新零售推動下消費者合理接觸葡萄酒機會大大增加,基本上每個省都有零售業態可復制的連鎖店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