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消費者對保健酒的理解存在很大誤區,導致很多生產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對保健酒的一些“認知”,添加違法物質、夸大宣傳。記者調查了解到,保健酒生產企業多達數千家,但多數都在賣保健的概念,真正能讓消費者感受到保健效果的產品實際有限。
擅長夸大宣傳
作為傳統藥酒的分支,保健酒是普通白酒的延伸。市場上的保健酒種類繁多,功效大致分為補血、補氣、滋陰、補陽、風濕骨病、祛濕通絡、筋骨疼痛等,許多產品兼具十幾種療效。
保健酒屬于保健食品一類,具有保健作用,但并不能代替藥品,無治療功效,不會針對具體病癥起作用。保健酒基本由白酒加藥材調制成,飲用保健酒除應對照酒類功效選購外,還需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并非人人適宜。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保健酒類品牌為吸引消費者眼球,往往以歷史文化作為依托進行宣傳和概念炒作,比如御醫秘方、安神補腦、增強免疫力、益氣活血等,這些宣傳語多數不合規。
保健酒的保質期也難有標準可言。保健酒保質期有標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沒有明確標注的。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飲料酒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但保健酒屬于保健食品,一般參照《食品安全法》管理,照此標準應標注為三年。
市場上的保健酒繁多,但也有部分酒瓶上既沒有“國食健字”也未有“衛食健字”、“qs”等標識。正規保健食品會在商品的外包裝標示形如“藍帽子”的保健食品專用標志,并標注出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
按照規定,凡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須經相關部門審查確認、審批,審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將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授予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
添加違法物質
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才會有利益驅動下的違法沖動。2015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曾發布通告,51家企業涉嫌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質。
卷入當時事件中最知名的企業是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產的椰島鹿龜酒(生產日期2013年10月的100ml裝產品)涉嫌違規,被指添加了豪莫西地那非、紅地那非、偽伐地那非。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明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關于“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的規定。通告要求,所有保健酒、配制酒經營者應對其所銷售的產品進行全面自查,發現上述產品一律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封存。
三九企業集團也被牽扯到此次事件當中,三九企業集團蘭考地久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蛹蟲草酒被指添加了西地那非。
鮮有貴重藥材
添加眾多中藥藥材,成了不少保健酒的宣傳和賣點。部分保健酒宣稱,加入了冬蟲夏草、蛇蝎、海參等名貴藥材。
冬蟲夏草被看做“神草”,但市場上的消費者并不知曉,由于冬蟲夏草缺少作為食品長期服用的安全性評價研究數據,國家目前已經禁止冬蟲夏草作為食品原料、普通原料。但市場上卻還有從幾十元到上千元的冬蟲夏草保健酒。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冬蟲夏草酒”,共出現17頁、上百件產品,不少保健酒都違規標明了療效。某款產品在頁面顯著位置上注有“強身健體、補腎壯陽”等字樣,這些冬蟲夏草酒大多產自內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區,價格區間跨度大,從25元/瓶到上千元/瓶不等。
根據此前報道,曾有多名消費者狀告五糧液保健酒公司生產的“天賦鴻運冬蟲夏草酒”。五糧液保健酒公司方面回應稱,該酒中的確未添加冬蟲夏草,而是蛹蟲草子實體。“為了銷售方便,取名為冬蟲夏草酒。”
據了解,部分冬蟲夏草酒添加的其實是蛹蟲草子實體,市場多數品牌采用實驗室培養的冬蟲夏草菌絲體浸出液作為原料,達到一定濃度實現冬蟲夏草的功能。國家對這種蟲草酒沒有禁止,但浸出液必須達到一定濃度才能達到保健品資格。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表示,目前保健酒行業中,小企業居多,酒店、商販私自銷售的情況使監管難度加大。保健酒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由于缺乏具體性標準,一些在生產、技術、工藝方面沒有門檻的企業紛紛涉足保健酒領域,行業不規范加劇。企業唯利是圖、消費者盲目消費導致保健酒市場亂象叢生,成分標準性不統一、管理不規范、監管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