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風起云涌,變化無常,但也足夠真實。2019年酒類行業上半年年報已全部披露,業績一覽無余,既昭示著這半年來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這四大行業的發展現狀究竟如何,也為諸多股民和業內行家提供了未來投資和預判的方向。
在食品飲料這一大類當中,白酒近年來一直成績斐然。今年上半年中,白酒龍頭茅臺股價突破1000元,五糧液突破100元成為A股白酒業內第四只百元股,引起行業熱議,不少證券機構對白酒股都持有較好的評價。就上半年年報顯示,白酒股中有16支股票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中得到雙增長,白酒整體增長為19.98%。
雖然白酒增長接近20%,但相較于去年來說增速是有所降低的,而且就單個企業來講,白酒之間的馬太效應正在加劇,在頭部和中部企業快速增長的同時,位于劣勢的酒企在掙扎半年之后依舊處于負增長的地步。除此之外,白酒高端化也愈演愈烈。根據半年報數據的披露,各大酒企高端酒的增速不但遠高于白酒行業整體收入增長,而且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項統計中也遠高于各主要消費品類。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端白酒仍處于2016年開始的復蘇紅利期,另一方面也有龍頭品牌的漲價預期帶動的招商因素或加庫存因素。而未來高端酒進入平穩期,自然會造成增速下降因而影響到整個行業的增速,但白酒的盈利能力卻是在持續增長的。
在經歷了連續四年的下滑后,啤酒產量在2018年達到止損,在2019年迎來持平狀態。2019上半年,國內啤酒上市公司普遍實現5~10%的收入增長,利潤端普遍實現20%的增長。這得益于啤酒市場高端化消費趨勢已現,中高端啤酒占比的持續提升,啤酒結構升級成果明顯;也得益于啤酒整體成本的有效控制。
雖然2019下半年啤酒開局不佳,7月國內啤酒行業產量同比下降4.9%,但下半年龍頭公司仍望實現優于行業的銷量增長,業績彈性充滿不確定性但仍希望有所延續。
相比于白酒增長,啤酒持平,葡萄酒的表現則有些參差不齊。從整體情況來看,A股7家上市公司,張裕以25.58億元的營收,仍穩居行業頭把交椅,且其銷售收入超過了其他上市公司的營收總和,占據行業總營收的53.8%。但并沒有一家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雙增長。
而根據半年報顯示,葡萄酒行業近年來在不斷努力突破自我,朝著多元化方向,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效果不顯著,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尤其是頭部企業頭部葡萄酒企的龍頭效應尚未完全凸顯,未能充分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而眾多以“小而美”著稱的酒莊酒由于缺乏市場化營銷,也呈現出下滑態勢,影響了整個葡萄酒行業的發展。
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酒業作為黃酒板塊的三大上市酒企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全面滑坡。作為黃酒行業的第一股,古越龍山也迎來了五年來半年報首次業績下滑。不過在半年報以及《中國酒業》記者對市場的調查來看,業績下滑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黃酒產業正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市場投入,這種階段性的利潤下滑的現象將在未來發展中得到緩解,因為廣告營銷和對消費者的培育往往不能立馬看到數據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