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昔日房地產圈“帶頭大哥”萬通地產止步于互聯網布局的消息,上了財經新聞的頭條。萬通地產早前宣稱調整主業,進軍互聯網文娛資產,為廣大股民釋放出積極轉型的美好愿景,但最近又決定終止重組。夢碎于互聯網轉型,萬通的遭遇讓人扼腕,也折射出了傳統產業面對互聯網的迷茫。
今年3月,“互聯網+”概念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正式推出,國內各大重點行業觸網之勢愈加熱烈。具有戰略眼光的房地產大佬們紛紛轉投“互聯網+”,借助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向互聯網經濟轉型。
借助“互聯網+”把控C端客戶群,萬科目前推出了社區APP“住這兒”,萬達則有電商平臺“非凡”,“兩萬”握手合作,或將借互聯網直擊行業的痛點。而萬通的互聯網行動更為大膽,直接通過重組方式介入互聯網領域。
隨著重組終止,萬通這一布局構想已成泡沫。萬通在互聯網轉型上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失敗因素有很多,比如說,當前“互聯網+”概念正被炒得最熱,互聯網公司處在高估值階段,收購價格比以往增加十倍不止,在合作方式上也有著更高的要求;萬通尾大不掉,傳統企業達到一定體量時,很難憑以一己之力完成轉型;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必須考慮后續回報問題,如果只是簡單進行業務合并,股東很難有魄力對此進行支持,換言之,如果轉型互聯網帶給企業的實質意義不大,那肯定會夢碎“互聯網”。
不僅是萬通,不僅是房地產行業,當前謀求互聯網轉型的傳統行業很多,但都不出意外地遇到很多問題。酒類行業的互聯網之路也并非坦途?梢钥吹,互聯網在給酒企帶來巨大想象空間的同時,當前也滋生著不少問題。
目前,新聞爆出國內某白酒大省最大規模白酒企業與某電商網站合作終止,酒企出面證實雙方的品牌代運營確已結束,結束的原因是酒企在該電商網站的銷售與期望有差距。這并不是個案,早在一年前,另一家酒企與該電商平臺也宣告了合作結束。
在互聯網高歌猛進之際,一些傳統企業夢碎于互聯網,無疑是給激進的互聯網革命澆了冷水,但也帶給了我們理性的思考。不得不說的是,互聯網當前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但同時也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發展模式不成熟,企業與互聯網的合作往往充斥著驚喜和矛盾。以酒企+互聯網為例,它們既有合作打造爆款產品共贏的時刻,也有價格沖突、“封殺”“決裂”的撕扯。無論怎樣拔高夸耀互聯網的神奇,互聯網作為渠道只能算補充,傳統銷售渠道仍是主流。
互聯網一定是傳統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但當下卻并不能將之過度追捧成“無往不利”的神器。也許我們眼下應該做的是借助互聯網自身改良。別把它僅僅看作銷售手段,定位于自身利益的營銷創新并不是互聯網的本質,可以把它當作培育酒類消費氛圍的窗口,也可以把它當作一種思維革新:利用互聯網思維開發產品,借助其宣傳形象和服務、性價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