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時間不長卻已經有迎駕、口子窖、金徽三家白酒企業過會,是白酒板塊上市少有的密集期。為什么會這樣呢?首先是IPO寬松政策給力,其次隱喻著國家對白酒產業政策在潛移默化中修正,正在從過去的限制性行業修正為自由競爭性行業,第三是資本市場的確需要高品牌溢價、高毛利貢獻、高市場容量、無產品保質期、無國際競爭、抗周期性的白酒業給投資者更多的財富機會。
放眼白酒業,盡管比迎駕、口子窖、金徽營收和凈利潤高的企業不在少數,但是他們卻能更早一步摘到果子。這既說明上述企業的領導層有很好的資本思維和產融互動的戰略,能較早的開始從戰略層面引入投資者,能較早的將公司經營管理達到合規的要求,如口子窖很早就引入了高盛、迎駕也在幾年前引入了聯想控股的基金;又說明證監會對IPO酒企的選擇是順勢而為的,是符合白酒業深度調整后的市場發展趨勢的?偟恼f來,這三家企業有三個共同特征:第一,都是地方名酒,地方龍頭白酒企業,是“民酒”,而不是以高端酒為主的中國名酒;第二,在根據地市場都是數一數二的企業,有明確的壟斷地位的根據地市場或價格帶占位;第三,都有明確的戰略大單品鎖定忠誠消費群,如口子窖5年、迎駕銀星等。
迎駕、口子窖上市時間不長,但市值已經大于青青稞酒、衡水老白干酒甚至順鑫等,是資產價值的體現。畢竟,白酒企業的估值,不僅僅要看資產負債表、要看凈利潤、要看營收,更要看品牌溢價能力,也即品牌對價格的支撐能力,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瓶酒均價,瓶酒均價越高意味著品牌溢價能力越強、企業盈利能力越強,這也就是茅臺能成為“第一股”的本質原動力,當然還要看未來的發展空間,比如青青稞在青海這樣一個人口小省是不能與安徽(安徽酒甚至有大江南浙江、福建無地產強勢酒企的機會)對比的。
盡管上市是把雙刃劍,但市場經濟最終將是金融主導、產融互動的經濟,白酒業作為開放度很高的競爭性行業,整體看上市對酒業應該是利大于弊,能打開融資通道,能提高公信力(1919做為第一家酒業流通公眾公司新三板掛牌就迅速擴大了其全國知名度),能提升公司治理……因此白酒企業應該積極擁抱資本。特別作為白酒消費大省的山東、河南,由于改制滯后和諸侯混戰的市場格局,目前尚沒有上市的白酒企業,就更應該奮起直追,就更有想象空間。
可以預期,白酒業的上市公司公司越來越多,將使得酒業競爭升級、格局改寫,比如將會有上市公司采用“定增+PE”方式進行白酒業的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實現產業整合,青青稞并購中酒網就已經是雙贏的絕佳案例,華澤集團或其旗下的湘窖酒業通過酒鬼借道上市也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