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國食品“1元”公開轉讓君頂酒莊以及君頂酒業55%控股權第二次掛牌期滿,次日中國食品在無人接盤的情況下撤掉了君頂的轉讓信息,至此,為期60天的轉讓項目正式宣布流拍。有知情人士認為,在君頂面臨高額負債、中糧標志使用到期的情況下,其前景難料。
近日,記者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處獲得的消息:上述轉讓項目在掛牌期間沒有成交,甲方中國食品也沒有繼續掛牌的想法,且下線之后不再接待意向投資者。該工作人員表示,盡管二次掛牌期滿,甲方仍然可以選擇延期但卻拒絕如此,推測其可能已經不想繼續轉讓該項目。
早在4月15日,酒業家報道了中國食品以1元標價掛牌轉讓其所分別持有的君頂酒莊和君頂酒業55%股份一事,引起了業內的廣泛熱議。在首次掛牌期滿后該項目進行了為期5個工作日的延期掛牌,再次掛牌期滿后,中國食品將受讓方需承擔的債務降低數千萬進行二次掛牌轉讓,但此舉并未為君頂酒莊招攬到金鳳凰。
接盤方難覓
有熟悉情況的人士對記者稱,掛牌期間,國內7大保險集團之一的陽光保險集團曾就股權轉讓事宜與君頂酒莊進行接洽,并派人來當地了解情況,但結果不遂人意,談判失敗,陽光保險放棄了此輪投資機會。
“在外人看來,君頂最值錢的就是房地產,而實質并非如此”,上述了解君頂酒莊的知情人士曹云翔向記者透露,君頂酒莊擁有產權的土地不多,其中一部分產權也很快將到期,他推測,陽光保險集團在派人了解后決定放棄該項目應該與此有很大關系。
曹云翔向記者表示,君頂酒莊管理層去年就得到中糧計劃出售君頂股權的消息,“陳云昌本來打算希望蓬萊市政府接盤,但遲遲沒有什么進展。此后君頂酒莊又找到綠葉制藥,因為當時綠葉制藥在煙臺萊山做的瀑拉谷酒莊的定位和方向與君頂相似,中糧集團也希望綠葉制藥可以接盤,但深思后對方考慮放棄,傳言中保利集團跟君頂酒莊也有過接觸,但卻一直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動作”。
知情人士表示,中國食品也試圖回購隆華集團股權,將君頂酒莊變為中國食品的全資子公司重新運營。據了解,三月份中國食品與君頂酒莊管理層酒收購隆華集團所持有的君頂酒莊剩余股份事宜在北京召開股東大會,陳云昌對此堅決反對,要求通過掛牌方式征集接盤方,于是,中國食品在4月14日于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正式就其所持有的君頂酒莊和君頂酒業55%的控股權進行公開轉讓。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禹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君頂酒莊是一個重資產項目,只有大型企業才能夠玩得轉重資產。“而君頂沒有產權,作為投資方不可能接收一個產權不清的重資產企業”,據曹云翔介紹,君頂酒莊管理層曾在內部會議上核算,當下公司年營收達到1.2億時,才能平衡重資產的維護投入,不至于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君頂酒莊以鳳凰湖為中心,總面積12平方公里,目前葡萄園種植面積6000畝,且擁有8000平米的地下酒窖,且設有美酒薈、君頂會所以及3000平米的劇院式慶典廣場和占地1500畝的高爾夫球場等,君頂一直致力于將酒莊打造成最具有創新意義和個性化神韻的東方葡萄酒莊,其各方面的基建設施在國內高端酒莊中均首屈一指。
上述君頂酒莊內部人士提供了一些細節,并稱,目前君頂酒莊賬面并不寬裕。在上述人士看來,作為中糧注資以董事會形式管理的合資公司,君頂酒莊由陳云昌等隆華集團系操盤,在中國食品的體系中很少提及君頂酒莊,與其為非全資控股子公司關系很大。
在運營上,陳云昌并不完全聽取董事會意見,與中國食品的矛盾越來越大。曹云翔向記者舉例,如君頂酒莊推出的一款出廠價甚低的產品,按照中國食品的考量,君頂酒莊產品至少要與長城桑干、張裕愛斐堡等走相同的定位,價位太低會沖擊長城的產品線,此外還有一些細節引發中國食品的不滿,而按照原先約定,無論此次公開受讓結果如何,在未來某個時點之后,君頂生產上不再使用中糧標志。
有業內人士表示,君頂本身運營受挫,再失去中糧品牌背書,前景難以預料。曹云翔認為中國食品不再掛牌后,君頂的命運有兩種方式,其中一種是中國食品收購隆華集團剩余股權,重新運營。他推測,對于目前資不抵債的君頂酒莊而言,引入第三方的可能性太小。而營銷專家朱丹蓬對記者表示,君頂酒莊作為不良資產,將其剝離中糧體系是必然,但作為國有資產申請破產非常敏感,還是用其它技術手段等,找人頂替的可能性較大。
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官網了解到,中糧集團近日提出,按“小總部大業務”原則啟動瘦身計劃,同時擬將法人單位減少20%、虧損企業虧損額減少50%以上,中糧集團確認改造提升類企業65家,強化管理類企業91家,兼并重組和淘汰退出類企業102家。
“運去英雄不自由”
君頂酒莊操盤手陳云昌曾用5年時間(1998年-2003年)一手將煙臺長城打造成了國產葡萄酒行業首屈一指的企業,可謂是中國葡萄酒行業的一位風云人物。后中糧集團與陳云昌旗下的隆華集團共同注資成立君頂酒莊,與此同時陳云昌也在君頂酒莊中引入了長城的粗放式管理模式。
“一開始,君頂的各種運營費用就非常高”,曹云翔向記者介紹說,君頂酒莊初創時期用的大多是長城的“老人”,大家都在長城賺了錢,公司定位高端,一切采購、招待等都是“就著最貴的來”,后勤人員數量也很龐大,粗放式管理沒有什么考核,“包括酒的生產成本、客戶的招待成本都高得嚇人”。
而在運營上,君頂酒莊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酒莊。2008年,其推出了中國首款期酒投資理財產品,后伴隨著君頂酒店、君頂高爾夫球場,尤其是君頂華悅俱樂部的發展,君頂的業務職能從酒逐漸走向投融資業務。
曹云翔表示,君頂巨額負債的形成是“螞蟻搬家”式的,公司各個板塊、項目的投入都得長高,重資產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加大建設,而是后期維護費用太高,比如高爾夫球場的維護費用就非常高。
起初君頂引用長城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審批政策靈活,君頂的銷量一度很好,直到2008年,吳飛將君頂的銷售任務下派給長城業務員,但因為考核等原因,長城業務員對君頂產品銷售并不重視。下半年陳云昌就開始自己組建銷售團隊,做一些高端產品,加大利潤,陳云昌的觀點是“買店不如買人”,開始發力團購,當時長城的老經銷商做傳統渠道沒有團購客戶,放棄了大多數的長城老經銷商。
發力團購過程中,一度成效顯著。一位煙臺長城前中層對記者表示,通過會所進行銷售,君頂在山東單店年銷售額最高峰達到數千萬元。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種輕奢的會所模式在限制三公消費之后,遭受了致命打擊,銷售下滑嚴重。當時陳云昌為了維持君頂酒莊銷售,推出了出廠價30多元的產品,當時考慮到團購渠道日進衰落,將銷售窗口轉向傳統渠道,而行業下行,很多客戶不再接君頂產品,其中也有部分客戶對廠家前幾年主動解約現在重新找上門來的做法很憤怒,“江浙的傳統渠道客戶主要還是看利潤,山東的客戶則很難恢復”。
據了解,目前,君頂的產品的主銷市場集中在山東、北京和江浙一帶,其余省份銷量則萎縮嚴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調查中記者還了解到,近期君頂酒莊的中高層人員出現了流失現象,除了原來君頂華悅俱樂部總經理翟勇銘離任,不少核心人員去了葡萄酒行業同類企業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