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維維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所持有貴州醇55%的股份,將作價2.75億元轉讓給控股股東維維集團。
交易完成后,維維股份將不再持有貴州醇酒業股權,并將取得轉讓收益4900萬元,維維股份表示交易將對本年度利潤有一定影響。
然而,貴州醇被收購后連年虧損,年合計虧損3.12億元。維維股份現有的另一家白酒資產枝江酒業2017年也出現虧損。
業內專家表示,維維涉足酒業缺乏專業化運營,貴州醇、枝江酒業等二三線酒企2019年生存環境將更加惡化。如果持續虧損,枝江酒業也難逃被轉讓的命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6年虧損3.12億元 維維轉讓貴州醇股份
被維維股份收購6年以來,貴州醇酒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維維股份年報數據,2012~2017年貴州醇酒業凈利潤分別虧損1296.5萬元、8822.39萬元、5681.85萬元、4920萬元、4907萬元和5151萬元。
此外,維維股份2018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貴州醇酒業營收3278萬元,凈利潤虧損409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維維股份以3.57億元對貴州醇酒業進行股權投資。2016年,維維股份耗資2800萬元,加碼貴州醇4%股份,由此持股55%。
在本次轉讓前,維維股份是貴州醇酒業第一大股東,持有其55%的股份。
按照持股比例,從2012年到2018年6月份,貴州醇合計虧損約3.12億元,間接導致維維股份虧損約1.72億元。
這也意味著,貴州醇以2.75億元轉讓,維維股份這一投資以虧損2.54億元(轉讓價虧損0.82億元,業績虧損1.72億元)告終。
貴州醇曾暢銷國內 二線酒企面臨市場擠壓
事實上,作為貴州地方品牌,貴州醇曾經業績十分可觀。
據了解,始建于1950年的貴州醇酒業,占地面積6000余畝。1991年因主導產品“貴州醇”暢銷國內。
在維維股份收購之前,貴州醇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凈利潤182萬元。
然而,隨著2012年酒業深度調整期的來臨,白酒市場持續低迷、競爭加劇。
搜狐酒業注意到,維維股份投資貴州醇酒業正值酒業市場轉型節點。
白酒市場的惡化加上維維股份的管理失誤,貴州醇開始連年虧損。而作為二線地方品牌,貴州醇目前的生存環境更加嚴峻。
搜狐酒業查詢其天貓旗艦店發現,目前其產品售價在30~2000元不等,但訂單寥寥無幾,且多集中在30元左右的低端產品。
搜狐酒業就后續發展規劃等詢問維維股份及貴州醇,貴州醇市場人員僅表示被轉讓后對經營不產生影響,維維股份截至發稿暫未回復。
“沒有專業的人才匹配企業的發展,維維股份的決策者不熟悉酒業,也沒有將重心放在酒上。”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搜狐酒業表示,被轉讓后貴州醇狀況并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2019年白酒業分化將持續加劇,二三線白酒市場受擠壓,白酒業整合并購還會加速。
維維股份業績增長緩慢酒類銷售上半年約占三成
維維股份目前還持有枝江酒業71%的股份,相比于貴州醇酒業,枝江酒業還屬于良性資產,但業績同樣面臨風險。
維維股份財報顯示, 2017 年枝江酒業營業收入 5.19 億,凈利潤虧損193 萬元。
2018年上半年,枝江酒業業績才有所好轉,營收3.9億元,凈利潤0.5億元。
在維維股份四大板塊固體飲料、動植物蛋白飲料、精制茶、酒中,固體飲料上半年銷售收入占比最高,達到54.83%;酒類僅次于固體飲料,貢獻了27.95%的銷售收入。
不過,由于飲料行業競爭加劇,且“枝江”及“貴州醇”均處于二線品牌,維維股份近年來業績增長緩慢。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9月,維維股份營收、凈利潤分別為37.28億元和0.98億元,同比上升9.13%和下降8.42%。
其2017年營收46.47億元,凈利潤僅為0.92萬元,除利潤率偏低外,這一業績還不如五年前的2013年。彼時,維維股份營收超50億元,凈利潤接近于2億。
“維維股份主業和副業都發展不好,運營跟不上如今的態勢,后續很麻煩。”朱丹蓬坦言,白酒競爭非常激烈,不進則退。枝江酒業目前的投入和定位遠遠不行,遲早也面臨被出售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