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江蘇南通綜藝集團(以下簡稱“綜藝集團”)正式收購貴州醇酒業。早在7月初,綜藝集團董事長昝圣達率考察團實地參觀貴州醇酒廠,時隔一個月,綜藝集團順利入主貴州醇。自此,貴州醇與維維股份畫上句號,開啟了與新東家的合作。就此事記者聯系了貴州醇相關部門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復。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從一定程度上,綜藝集團的介入將進一步緩解貴州醇因資金虧損而導致的燃眉之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業績連年虧損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維維股份出資3.57億元收購貴州醇酒業51%股份;2016年,維維股份再度耗資2800萬元,收購貴州醇4%股份。截至2016年,維維股份持有貴州醇55%的股權,共耗資3.85億元。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貴州醇酒業2013年的銷售目標是2億元,2014年是3億元,2015年達到5億元。但事與愿違,據維維股份年報數據顯示,貴州醇2012年營業收入1353.76萬元,凈利潤為-1296.5萬元;2013年營業收入8669.81萬元,凈利潤為-8822.39萬元;2014年營業收入1.02億元,凈利潤為-5681.85萬元; 2015年營業收入7244萬元,凈利潤為-4920萬元;2016年營業收入6606萬元,凈利潤為-4907萬元。2017年與2018年也虧損-5151萬元和-2142萬元。
七年間累計虧損3.16億元,使得維維股份不堪重負,最終選擇將貴州醇出售。2018年,維維股份將其持有的全部貴州醇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維維集團,即將貴州醇板塊從上市公司當中剝離。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關聯交易是根據維維集團和維維股份發展的總體戰略規劃做出的,所得款項主要用于補充維維股份生產經營所需流動資金,交易完成后維維股份將取得轉讓收益4900萬元。
業績連連虧損,除了使得維維股份不堪重負,也使得貴州醇無法得到發展,變成一塊兒“燙手山藥”,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仍在于維維股份未厘清白酒板塊的管理思路。白酒資深營銷專家晉育鋒針對此現象表示,貴州醇業績長期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維維股份對白酒板塊的思路不清晰,其次作為貴州醇團隊而言,也沒有找到一條適合貴州醇自身的發展路徑。但根源仍在于維維股份對旗下白酒企業打造運營型還是投資型平臺始終動搖沒有界定。
同時,據熟識維維股份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維維股份內部對于酒廠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始終存在爭執和分歧。
終端銷售不佳
近日,記者發現,在線上渠道,貴州醇官方旗艦店的銷售量并不理想。記者針對貴州醇銷售情況向貴州醇銷售公司方致電詢問,但對方以開會等理由拒絕回答。在天貓平臺,貴州醇官方旗艦店產品的折扣力度較大,其中貴州醇52度金色鐵盒500ml單瓶禮盒裝濃香型單價138元,第二件僅售9.9元。盡管價格優惠,但是該產品總銷量卻僅有3000多,屬所有產品中銷量最佳。同樣,在酒類垂直電商中搜索“貴州醇酒”,未搜索出相關產品。
與此同時,記者走訪了北京西城幾家商超以及餐飲端,都未發現貴州醇的身影。貴州醇除了在市場方面仍表現不佳外,由于其自身定價系統遭破壞以及整體管理層多次換帥等多重因素影響,出現產品價格混亂的情況。
據了解,在維維股份接手貴州醇期間,貴州醇經典裝35度貴州醇(1×12瓶)的經銷商開票價由原來的17元/瓶調整為230元/瓶,市場零售建議價由原來的35元/瓶調整為280元/瓶;貴州醇大品醬香市場零售價每500ml由880元調減到368元;小窖原漿(1公斤裝醬香)市場零售價每500ml由680元調減到328元;貴州精神市場零售價每500ml由620元調減到278元。超10倍漲價方式,讓貴州醇在行業里的曝光度迅速提升,但對貴州醇的市場打擊極大,并導致定價系統混亂。
外來資本介入目的為何
此次接手貴州醇的“新東家”綜藝集團與酒行業也是“老相識”,該集團董事長昝圣達作為成功的資本家,不僅是洋河股份十大股東之一,也是洋河改制上市成功的關鍵人物。對于貴州醇而言,眼下最為缺乏的便是資金。
據記者了解,此次綜藝集團接下了自2012年至今貴州醇酒業的所有負債。未來,貴州醇是否會與洋河集團有所聯系如今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對于連年虧損的貴州醇而言,此次綜藝集團接手將為其解決部分資金問題。
另外,綜藝集團不僅可以為貴州醇提供資本運作,還能夠通過其多元化布局幫助貴州醇拓展新的市場,并從企業內部重新調整管理層結構,加快貴州醇在酒行業后調整時代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業內人士認為,綜藝集團接手貴州醇后,除了資金方面的注入,在資源端也會進行扶持,這將對貴州醇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從而幫助貴州醇進一步開拓市場,布局渠道。
眾所周知,外來資本收購白酒產業,目的或是看好白酒板塊進行長線投資,從而著力打造戰略投資;再或是集合多家酒廠共同打造成為獨立的酒類產業集團,并整合各類資源與渠道,為產業集團在國內的品牌市場、渠道競爭提供必要的支撐與保護;又或是外來資本作為財務投資人,在收購酒廠并對旗下產品以及公司文化等進行概念包裝后出售。對于貴州醇與綜藝集團的關系,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更傾向于后者,他向記者表示,綜藝集團將會從整個資本角度去運營,但并不會將貴州醇做大做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綜藝集團只是在貴州醇相對抄底價格時接手,依托貴州醇特有資源包裝、整合后,進行議價并出售。
因此,雖然綜藝集團收購貴州醇將在短期內解決其資金問題,但作為全國35度白酒的首創者,貴州醇是否能夠在綜藝集團的羽翼下展翅,仍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