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記者從貴州醇董事長朱偉社交媒體個人賬號上了解到,由于成本上漲、供需關系變化等因素,貴州醇醬香真年份5年產品即日起漲價15%。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朱偉首次在社交媒體上為自家發聲。據了解,此前貴州醇停貨、停單、漲價等多個變動都第一時間出現在朱偉的個人賬號上。甚至朱偉前不久剛剛宣布“小目標”,即10年2000億元,引發不少爭議。
對此,朱偉對記者表示,企業家個人品牌與企業品牌融合對于企業品牌來說是最為高效的宣傳方式。除了營銷,貴州醇也會在持續擴大釀酒產能方面逐步加大投入,以促進小目標達成。
個性營銷爭議多
貴州醇的營銷幾乎系于董事長朱偉一人之身。朱偉的社交媒體個人賬號有4.2萬粉絲,幾乎保持著“每日多更”的發文節奏。通過瀏覽朱偉的發言,記者發現,在這種“個性”營銷實踐中,處處都圍繞著打造個人IP和制造行業熱點。
就此次漲價消息來說,在宣布貴州醇產品漲價15%及調整后價格之后,朱偉緊跟著寫道:“這個價格高不高呢?看和誰比了。飛天茅臺同樣是五年,價格已經是3000元左右了。”不僅如此,茅臺在朱偉社交賬號發言中的出現率極高,與茅臺綁定的圖片、文字隨處可見,“學茅臺”的相關言論也頗多。
此前曾一度引發熱議的發言還有貴州醇的“小目標”,如2025年實現銷售額突破100億元、七八年實現市值2000億元。
圍觀評論區,記者發現網友們的評論也分化較大。部分網友是朱偉的忠實擁躉,認為其發言振奮人心,并讓品牌深入人心;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為貴州醇是“幾波操作猛如虎”,但實際表現卻“言不符實”。
對于董事長式的“個性”營銷,朱偉這樣說道:“企業家個人品牌與企業品牌融合對于企業品牌來說是最為高效的宣傳方式。我的個人特色對于貴州醇和枝江品牌建設同樣有著很大的正面影響。”
打開新發展局面
盡管人們對于造熱點及蹭熱點的“個性”營銷評價不一,但這種在酒業首開新風的營銷模式讓貴州醇得以頻頻曝光,也為枝江酒業煥發新機帶來可能性。
業內人士分析稱,枝江酒業作為一家老酒企,面臨著品牌、產品、渠道均老化的問題,自身可利用資源又十分有限,朱偉這種通過打造個人IP,靠話題爭議性吸引市場關注、帶來品牌曝光的營銷方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現實價值。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認為,在“人人即媒體、媒體即渠道”的時代,朱偉的做法只是企業品牌推廣中的個人IP打造的需要。白酒行業之前太傳統,對領導個人形象的塑造并不重視。但此類以董事長為核心的營銷在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創新公司中早有先例,如“馬爸爸”的天馬行空人設、“董小姐”的率真直言人設、柳傳志的企業教父人設等。酒企也可以從中學習并運用到企業營銷中。
但晉育鋒同時說道:“這種營銷高手形象只是朱偉個人人設的公眾認知反差而已。”至于貴州醇企業,所謂口號、目標對于自身發展有多大意義仍然存疑。
營銷還需自身硬
成為“酒業網紅”,朱偉讓貴州醇以及枝江酒業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但對于企業自身經營狀況的關注隨之而來。
公開數據顯示,貴州醇2020年實現利稅過億。此外,前不久朱偉披露了貴州醇最新經營情況。朱偉稱,貴州醇今年1-4月凈利潤預計在1.5億-2億之間,接近去年全年。此外,今年一季度枝江酒業銷售回款同比增長104.93%。
但這些數據在買酒者和賣酒者眼中卻顯得過于遙遠。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煙酒超市,但貴州醇的身影卻并不多見。隨后,記者注意到,網友留言也印證了這一點,“北京、河北地區幾乎看不到貴州醇”“賣不動,首單即是尾單。所有的增長,都是瘋狂招商所得”。從這些留言中,貴州醇顯然在網絡上的曝光遠遠高于了在市場上的露臉。
而對于10年2000億元市值的“小目標”,晉育峰則認為,從自身體量成長看,貴州醇加上枝江酒業很難實現這樣的規模。如果進行收購,目前稍大體量的酒企收購并不容易,對于資金、資源都有較高的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營銷對于產品銷售及品牌樹立是錦上添花、審慎使用的手段。酒企發展是生產、渠道、管理等多方面的集合體,除了營銷,也要均衡發力,注重生產鏈、供應鏈等方面的建設。(原文標題:沉迷“個性”營銷 貴州醇宏圖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