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前,白酒行業往往以“老四大”、“老八大”、“老十七大”等是否具有名酒基因,來判定行業頭部力量,除此而外則按照按照企業規模來進行評判,由此,基因盤+規模盤成為衡量酒企的標準,也是全國性酒商選擇產品的主要考慮方向。
隨著整體消費認知變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茅臺熱帶動醬酒火”等諸多影響,白酒行業發生很大變化,行業頭部企業格局也從過去的“名酒+老省酒+新省酒”變成了“醬酒+名酒+老省酒”。
尤其是在醬酒和名酒對省酒的降維打擊下,安徽宣酒、金種子,江蘇湯溝,河南宋河、杜康,甚至口子窖、今世緣、衡水老白干、仰韶、四特等新老省酒無不在全國化拓展壟斷中遇到瓶頸。
目前已經實現全國化企業有三大類:一是以茅臺、習酒、郎酒等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企業,跟隨茅臺在全國化拓展;二是以五糧液、國窖1573、劍南春等濃香型高端白酒品牌,依靠名酒歷史基因在高端消費上全國化布局;三是以牛欄山二鍋頭為代表的光瓶酒,通過消費升級替代東北酒的市場份額實現全國化布局。
以上三具備全國化拓展基因的產品,分別是醬酒、400元/瓶以上濃香型白酒以及光瓶酒,而西鳳綠瓶、汾酒玻汾、洋河夢之藍m6+,古井年份原漿古20、青花汾酒20年、金沙摘要、珍酒珍30、酒鬼酒內參等目前全國化拓展相對好的品牌。
由此,諫策判斷,在高線光瓶化、濃香高端化及醬香高端化的方面更具優勢的產品,能搶先一步實現從省酒品牌向全國化品牌的跨越。
在諫策看來,省酒破圈關鍵是重構,希望通過以下方式,讓更多省酒能找到全國化拓展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01、飲用場景更廣泛的品牌更容易
諫策認為,全國化拓展其實就是解決終端常年售賣問題,所以飲用場景越廣泛,越容易吸引消費者關注。
第一核心要素一定是聚飲(聚飲就是面子消費),只有聚飲才能不分淡旺季,才能撇開兩節化產品。
第二個核心要素是贈送收藏。能夠收藏的產品首先是高度化,其次是有收藏價值,價值化在于可傳承的品牌故事傳播化,有史可查。
第三個核心要素是宴席,具備以上飲用場景致使企業產品必須盒裝化。
02、老品牌光瓶復刻機會更大
在諫策看來,省酒高線光瓶化全國化拓展的核心不是高價位光瓶酒,而是老名酒的復刻版。
中檔盒裝經典產品復刻起步價位最好是50-60元/瓶,這個價位縱觀全國來看,符合大眾價位的小范圍聚飲,送禮及收藏場景,人群覆蓋廣泛,動銷場景可以從酒店和流通同時運作,目前西鳳綠盒已經走在前列,第六代古井貢酒1989也在效仿,諫策期盼更多“十七大名酒”的復刻版。
經典產品盒裝酒復刻版在高端以上價位很難全國化,主要原因是小眾化,容易高處不勝寒,同時在大眾價位產品讓產品生命周期持續延長,就是具備漫長的漲價空間以及持續的小步慢漲基因,在漲價過程中,經銷商、核心終端及消費者均能接受,這就持續放大老名酒品牌價值帶來更多消費人群認可。
高線光瓶容易光瓶化,第一動銷場景是流通消費,而非酒店消費,致使光瓶酒在和百元檔位盒裝酒搶銷量,很難全國化拓展,因為百元價位盒裝酒除了洋河海之藍在黃金十年實現泛全國化,其余企業在早期很難全國化,現在競爭環境和用戶認知基礎上就更難。
03、香型融合是方向
諫策認為,省酒全國化拓展可以香型融合為方向,但主力是濃香特色化,而不在于醬香跟隨化。
全國化競爭,品質第一要素是高度化,其中醬酒最好主打53°,濃香酒主打52°。
第二核心要素要考慮基于高度化的特色化。表面上看特色化表達方式是香型品類化,比如酒鬼酒馥郁香、西鳳鳳香型等,但實質上是“色香味格”的“物質具像化”。
第三核心要素是時間和產能的比拼。成品酒瓶儲年份化及原酒儲存年份化可追溯,可幫助省酒抬高漲價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濃香型企業做醬酒全國化拓展,在骨子里是不具備消費者接受基因的,僅僅是幫助其在千元以上檔位謀取利潤,所以回歸到濃香特色化很重要。
04、600元價位帶是省酒全國化標桿
諫策認為省酒全國化拓展價位選擇上在600元/瓶價位相對合適。
高端濃香兩個天花板,一個是五糧液千元檔,一個是劍南春水晶劍和青花汾酒20年400元/瓶檔位,洋河夢之藍m6+帶來新的600元/瓶的市場新賽道恰恰給新省酒價位提供新標桿。
05、要注重品牌IP化和顏值匹配化
諫策認為,品牌IP化與顏值匹配化,是尋求消費者認知與價格突破的核心要素,尤其要注重精神內核的文化屬性。
品牌IP化,重在思考這個價位上具有時代氣息,精神屬性超越區域屬性和情感屬性,要有極強社會包容性和大國風范氣質,一定要避免落入區域特性文化或者某個歷史典故之類的,反而陷入俗套,這樣品牌做區域化可以,做全國化很難,因此品牌要避免主副品牌和強化主品牌使用,要突出聯合品牌使用,比如金沙摘要、國寶李渡、國密董酒等。
顏值匹配化,強調產品顏值要與精神屬性產品一致。具體而言,產品是精神屬性具像化的外在表現,而常說的產品會說話,其實質就是打破以前消費者固有老產品認知。
06、品宣一體化是核心工具
具體而言,首先要從被動尋找團購資源,轉變為主動賦能團購。
其中,針對B端和C端的戰略認知打造很關鍵,新品牌一定要擅長于擁抱互聯網、懂得“種草”,渲染意見領袖對品牌與產品的解決,企業新媒體部門還要注意在細節打造中來配套工具,比如朋友圈的精修圖,短視屏和中視屏展示的情場在現等。(原標題:省酒破圈新路徑,6大方向成長為全國性品牌丨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