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兩年的酒業來說,除了茅臺五糧液的強勢復蘇外,次高端市場上的水井坊與沱牌舍得同樣備受關注。
其原因之一為這兩家企業都在近年里實現了領導班子的大調整,原因之二為,業績均獲得了極大的增長。
水井坊方面,2016年營收11.76億元,同比增長37.61%,凈利2.25億元,同比增長155.52%;一季報方面,營收實現3.99億,同比增長32.78%,凈利0.92億,同比增長17.68%。
沱牌舍得方面,2016年營收14.62億,同比增長26.42%,凈利0.8億,同比增長1025.11%。一季報方面,營收4.27億,同比增長0.04%,凈利0.41億,同比增長235.47%
這樣的業績無疑是讓業內同行所羨慕的。
01、白酒業開刮快消品人才風
研究這兩家企業,微酒記者發現,竟有著一個驚人的共同點:兩家企業在近年來,有大量非白酒業人士加盟。
關注到這一問題,源于近日沱牌舍得的董事會換屆,畢業于人民大學經濟管理專業、曾在雀巢、百威、依云、美國康盛啤酒、南方黑芝麻等公司任職高管的李強出現在業界的視野之中,他從沱牌股份總經理助理成為股份公司總經理。而此前不久被任命為營銷公司總經理的吳健同樣擁有著在達能、金六福、香格里拉等公司任職的經歷。
水井坊方面,總經理范祥福歷任嘉士伯啤酒(香港)有限公司大理啤酒總經理、中圖節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偉志控股有限公司集團采購總監等職。其營銷負責人同樣來自快消品行業。
甚至有業內人士透露,最近兩年有流行之勢的某小酒品牌,也是因為在偶然機會與某啤酒區域負責人合作,才拿下了一塊根據地市場。
專業為白酒行業引進人才的北京仁合立達獵頭公司總經理申靜靜在與微酒記者溝通時表示,2011年左右,白酒行業迎來了第一波的業外人才,但是,大多數呈現出水土不服的狀態。2013年之后,迎來了第二波。“2013、14、15年,對快消品行業人才的需求很高,主要集中在以中低端品牌和區域品牌為主的企業身上。這與白酒注重精細化營銷有關。”
02、快消品人才是良藥嗎?
由此可見,新的一波快消品行業的人才來襲,那么,他們真的在白酒業找到了自己的一方水土了嗎?曾經白酒業也曾興起過快消品人才熱,但是,這陣熱很快就過去了,這一波的人才能扎根白酒行業嗎?他們帶給了今天的白酒行業怎樣的新風?
近日,微酒記者在與酒商溝通時,酒商對快消品人才進入白酒行業的看法并非一致。當問到帶來了什么時,大多數表示,比較明顯的感覺是精細化的管理。
有經銷商坦承的表示,此時快消品人才介入白酒業應該是一個好的機會。“目前除了全國性名酒外,都在進行扁平化、精細化運營,而這是快消品行業人士所擅長的,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經驗和模板。”
不過,對此抱有不同看法的酒商則認為,有些快消品人才進入后,對中國白酒的文化和底蘊并不清楚,改革較猛,使得市場出現一定的陣痛。“這應該是可以用其他方式避免的。比如產品,或許對于快消品來說,更新換代產品是常事,但是,一個白酒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消費者認可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消費者很少圖新鮮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