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隨著我國人均GDP的提升,健康產業在各個行業逐個爆發。健步走、馬拉松、自行車、健身操等大眾活動賽事迎來爆發;健身房遍地開花;醫療器械、保健品快速增長,甚至進入不健康增長路徑;土特產品、保健特產、功能性特產如雨后春筍般發芽在神州大地……我們有錢了,我們不再為生存而活著,我們要生活了!
健康,已經成為中國各個產業最重要的一個發展趨勢。依托“大健康”的概念,以消費者為核心,各個行業都在向“健康”、“生態”等方面轉型。在營銷模式方面,舍棄傳統4P分離式的架構,著重在消費者體驗、消費者便利、產品功效等方面進行建設,讓消費者轉移對價格的注意力,從而開辟一個高附加值價值藍海。
在河北,有個名為維樂夫的企業,他們做的是菊粉行業。在世界上,三家歐洲菊粉企業占據了全世界98%以上的市場份額,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在價格方面,國內菊粉品牌價格遠無法與國外品牌相比。
在這個大環境下,維樂夫集團聯合國家科技部,中國農大,協和醫科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基于菊苣行業科研實力和技術成果的先發優勢,建立菊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除了日常的產品研發以外,大學院校都有各自的定位。
科技部:膳食纖維和腸道健康科普教育工作,普及膳食營養健康知識;
中國農業大學:高品質高產菊苣品種的選育研究;
天津科技大學:菊粉功能性食品的應用研究和開發;
北京協和醫學院:菊粉型果聚糖的功能性臨床研究。
各大院校均對菊粉有專業的論文發表于專業期刊;協和醫院、善爾醫院則通過幾年的臨床試驗,驗證和再發現菊粉對人體的功效,并有專業文章發表于專業期刊。在理念層面,有理論,有研究,有臨床,菊粉對人體健康的功效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一份份科學證明。
在實際應用層面,為了在拓展菊粉銷售渠道,他們主動介入下游企業的產品研發。他們為了將菊粉做入蛋糕中,在大陸找不到能夠完成這項技術的人員,他們專門從臺灣邀請烘焙大師,將菊粉做入蛋糕中。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將菊粉加入奶制品、飲料等,他們都在做相關的研發。
從某種層面上來講,維樂夫集團做的不是菊粉,而是依托菊粉為載體的一個健康產業,涉及了多個的行業。這個企業的規模:3個億,在白酒行業,相當于一個省級弱二線品牌。但他們做的事情,卻值得整個白酒行業深思。
第二部分:白酒行業的健康化浪潮
筆者認為,白酒行業目前經歷了兩次完整的健康化:一是行業自帶的屬性——保健酒;一是洋河掀起的綿柔化;
一次不成功的嘗試:以RIO為代表的預調酒;
一次正在孕育的浪潮:始于毛鋪苦蕎酒的新白酒。
1. 保健酒:從壯陽走來
保健酒很早之前就已出現,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品牌混戰,二十一世紀加速整合,現在主要是一超的競爭格局。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大健康概念第一次爆發,但運作方式極為粗獷,充滿了野蠻的氣息。三株、太陽神、紅桃K、腦黃金等等,這些產品無所不能,一藥下去,萬病祛除。健康概念泛濫,客觀上為保健酒提供了一個野蠻增長的土壤。
在中國,男性產品言必稱壯陽,女性產品言必稱美顏。保健酒從一開始在民間(官方可能涉及其它方面)的傳播點就是壯陽,通過各大品牌的名字,即可以看出這點。
后來健康產業誠信危機,山西朔州假酒案等大環境不利,業內品牌競爭整合加劇,小企業迷信廣告,缺乏市場基礎建設,保健酒行業主要成為椰島鹿龜酒和勁酒兩大品牌的競爭。椰島鹿龜酒主要發力節假日市場,勁酒則集中在餐飲、零售等市場終端建設和消費者培育。
通過國家在行業層面的規范,保健酒從露骨的壯陽宣傳,到現在主打“健康飲酒”和“節假日送爸媽”兩個傳播點,行業的品牌建設逐漸走上正軌;但是多年的壯陽教育,產品一直缺乏創新,消費者對保健酒的認知依然停留在“壯陽”層面。
2.綿柔化——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產品創新
綿柔化浪潮始于哪個品牌就不說了(很多品牌都說自己是第一個),洋河是綿柔化浪潮的最典型代表和最大獲利者。后來出現的淡雅、柔雅等等的概念,也是綿柔化浪潮的一個延伸。
綿柔化浪潮出現的背景是消費者對白酒的抱怨:入口太沖了,酒糟味太濃了,不好下口;度數太高了,容易醉;第二天起床容易頭疼,啥事也做不了。體感上的不適,在深層次上反應的是消費者對白酒傷害身體的擔憂。
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市場機遇!于是綿柔白酒應運而生。
入口柔,體感酒精度低,酒香內斂,喝醉了醒酒快,第二天輕松上班。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行業內出具非常權威的論文研究,說明綿柔白酒與傳統白酒相比,對人體有哪些益處。但是,綿柔白酒的體感和飲后感受,消費者就會自然聯想到,綿柔白酒比傳統白酒對身體傷害更小。
綿柔化浪潮的成功,大家更關注渠道方面的各種創新,但是,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的產品創新同樣重要。在此之前,白酒企業更多迷信隔離式的“4P”營銷模式,以市場流行的產品作為標桿,更多在渠道、組織方面進行變革,很少涉及與消費者最為直接的產品創新。
綿柔化浪潮給整個白酒行業最大的啟示在于:不要與消費者進行對抗,強硬地扭轉消費者的觀念,只會事倍功半;更多關注消費者的需求,以此為基礎進行產品創新,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酒企可以自我反思:明明消費者已經普遍認知一個現象,這個現象不一定正確,很多酒企是不是仍在堅持自我,強硬對上消費者,企圖扭轉消費者的觀念。現在是一個民眾對官方都質疑的社會,何況一個小小的企業。比如“勾兌”是白酒的一道工藝,但是因為“勾兌”事件,消費者認為“勾兌”白酒是質量差的代名詞,是把“勾兌”換成另外一個名詞容易?還是強行扭轉消費者已經固化的認知容易?
3.預調酒——一次沒有成功的嘗試
這波浪潮很早開始蓄勢,白酒躍進式發展的黃金十年掩蓋了其它酒種的光芒。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的中國白酒調整期開始,行業在轉型期痛苦地尋找增長點,在青春小酒未達到行業預期之后,一波預調酒熱被人為地放大。
嚴格意義上來講,預調酒不屬于傳統意義上的白酒行業,基酒更多采用洋酒,即使使用白酒,也更多地使用清香型白酒。但是預調酒一時的大熱,也是基于消費者對白酒行業的期待,所以將其作為白酒行業健康化的一次嘗試。
預調酒的大熱,也是基于消費者的內在需求:剛畢業的年輕人,初入職場,很多都是初次接觸白酒,習慣了啤酒,習慣了紅酒加雪碧,白酒的口感讓他們難以適應;年輕人更喜歡豐富多樣的味道,更愿意嘗試新的東西;年輕人更重視飲用體感。
總結下來,預調酒主要對象是年輕消費者。年輕消費者對白酒存在著三方面的抱怨:高酒精度的酒香口感難以適應,難以下咽;口感太單一;飲用體感不舒服。
預調酒解決了前兩個抱怨,所以短時間內得到了年輕消費者的追捧。但保質期的存在,飲后體感不舒服,產品開發速度不能滿足消費者,短時間內多次飲用造成口感疲憊,難以培育消費者的忠誠度。所以,預調酒熱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預調酒熱是預調酒對年輕白酒消費者的一次突擊式搶奪,最后雖然沒能成功,重新回歸小眾市場,慢慢蓄力。但這次預調劑熱,卻從側面暴露了年輕消費者對中國白酒行業健康化的需求,反映了他們消費者主體意識的強烈渴望。
4.苦蕎酒現象——白酒和保健酒開辟的第二戰線
目前苦蕎酒最火的區域是湖北,代表品牌就是勁酒下的毛鋪苦蕎酒。這里所講的苦蕎酒現象,是指在傳統白酒中加入藥食同源的物質,通過所加物質增加白酒的健康或者減少白酒對身體的傷害。這類白酒目前以苦蕎酒為代表,但不局限于苦蕎酒,因為目前苦蕎酒勢頭最好,發展最好,所以選擇苦蕎酒為代表。
國家對保健酒有著各項嚴格的限定,又有前面所說的保健酒壯陽的民間印象,消費者比較小眾,保健酒又有保質期的限定。而健康化又是整個酒行業看得見的趨勢,特別是加入某種原料使得白酒更加健康,無論是名字,還是口感,都能夠讓消費者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健康。所以說,以苦蕎酒為代表的新白酒(官方應該成為露酒),就成了白酒和保健酒市場開辟的第二戰線。
在白酒中加入苦蕎、葛根等物質,擺脫傳統保健酒“壯陽”的印象,從容易出現的富貴病,喝酒容易導致的肝臟損傷這些現象出發,轉而宣傳抗氧化、調血糖血脂、護肝等新的保健作用(非正式的民間宣傳),讓喝酒不再成為負擔。(按:當年行業內普遍不看好毛鋪苦蕎酒,現在被狠狠地打臉,行業對傳統白酒的固執迷信,對消費者主體意識的忽略,由此可見一斑。)
苦蕎酒在這方面已經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是相較于其它行業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權威研究、消費者教育、臨床研究方面缺乏相應的權威解讀,更多是自說自話式的向消費者強行傳達。所以,以苦蕎酒現象為代表的健康化浪潮,是白酒行業又一次健康化浪潮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