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該如何去做
我們每年都會為我們的企業開一大堆的藥方,但是每年都沒有真正解決掉問題,所以,在過去的幾年,一大批的白酒企業趴窩的不少,沒有趴窩的,也活的很累。但是2018年,活下來的,還是想繼續活下去,那到底咱們辦?
1、不輕易擴大產量,先謀生存
中國白酒在2013年就飽和了,再增加的產量,都是過剩。所以,這個時期,所有釀酒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不用想著如何擴大產量,也不要過多的貪戀市場占有率了,能夠活下去已經不錯,逼著銷售經理四處開拓市場,投入與回報成正比的可能性較低,所以,精耕細作這種土辦法還是有用的,這個階段把現有的市場做好,維護好,把經銷商的關系做實了,多些感情的投入,上下抱個團,哪怕規模小一點,多搞些實惠性的促銷,做些自己產品的知識普及,別讓現有的消費者流失了,這是很現實的一件事情,感情有了,市場也就有了。很多地方品牌不就是這么堅持下來的嗎,雖然市場占比不大,但依然是一方諸侯。等到經濟環境恢復反彈的時候,再借著大的勢頭謀取擴張,這樣會更現實一些。
2、打破經驗,重找認知點
有的白酒想突破,比如流行一時的青春小酒。這種打法,是找到了一個品類的差異,形成了一個新的認知壁壘,所以,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講,要想突破,那就得在產品上找到自己的消費者認知點。但是,青春小酒往往不是那些老企業做出來的,自己做得越久,什么都做得有套路了,按自己的老套路出牌,想換套路確實存在很多先天不足,做著做著,就回到老路子上去了,所以打破局限的有時真不是業內的人,這個時候,最好就大膽的去與業外的行業進行頭腦風暴,因為不受經驗約束,往往會有新的認知點出現。至于能不能敏感意識到這種認知的價值那是企業自己的事情了。
3、企業之間合并
這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一個辦法,但是我們不得不說,有些企業確實很難再撐下去了,比如陜西的太白酒,如果實在堅持不下去,就得找個人嫁了,找人嫁,是解決自己的資本不足,員工生存問題,總比大樹倒了,白菜黃了強。
4、轉型廚房用酒
對于多數白酒企業來講,可能不大容易接受, 但是廚房用酒目前市場開始穩步上升,他對于一些實在無力進行飽和狀態下競爭的企業來講,稍稍掉頭一下,也算是一種有意義的探索。
5、資本品牌型白酒
這里邊刻印借鑒的例子主要還是從業外去學習,這需要先要與一些資本企業進行深入溝通,重新包裝產品,以資本帶動品牌的方式進行白酒品牌的重塑,然后依靠扎實的大師型產品占據市場。這里不排除出現白酒黑馬的可能。
6、有些企業可以繼續做電商
如果不愿意在別人的屋檐下,那還有有一條出路,就是勒緊腰帶,或者通過微商、電商的形式做一款占比不大,但是要做實實在在的好酒。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浮躁是沒有用的,客觀環境嚴峻,這畢竟不是刮風的時候,而且,此前一味的追求規模追求速度,現在不大符合國內潮流,也不符合國際潮流。
2018年,恰是我們為我們以前不講規則規律的冒進買單還賬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