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名酒來說,是量價齊飛之年、強回暖、高景氣。但是從2016年的行業復蘇來看,經歷了2012—2016年的行業調整之后,酒業全面繁榮的時代終將遠去,從業績數據直觀的看到的是“強者越強”的現實。
而進入2018年,我們綜合過去幾年,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這五家典型名酒的動作、業績等要素為樣本,對未來5年名酒發展趨勢做了大概判斷。
1、黃金期難言“10年”,提價仍將頻繁
在白酒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里,高端白酒的競爭在價格層面體現得最為直觀深入。名酒價格的提升被視為品牌戰的第一步,53 度飛天茅臺、52 度五糧液、國窖 1573 之間的小幅多步提價呈現一種你追我趕的趨勢,提價時間間隔非常短,并且后期提價幅度也越來越大。因為對于高端白酒市場而言,價格不是購買的決定性因素,但是當其他高端酒提價時,某一品牌不提價時,可能被認為不夠“高端”,反而影響銷量。
茅臺在2018年1月1日時隔5年再提出廠價,再次打開名酒價格天花板。但與過往不同的是,茅臺的價格歷史性突破的背后是白酒行業的復蘇和新一輪的向上趨勢,是消費升級、集中度提升和高端需求回暖共同驅動的結果。在經過量價齊升的黃金發展十年之后,白酒行業已經進入到一個較為平穩的發展周期。過去產能持續高度擴張、量價齊升、整體性繁榮的局面不復存在。
從歷史的經驗看,白酒行業每一次趨勢起來之后都不會在短期內就結束,而是延續一段較長的時間,本輪向上周期至少還能維持三年以上,但隨著高端酒價格高企,供應量不斷增加,市場會找到價格和需求的平衡點,高速增長的黃金期之后會走向平穩。
2、名酒復興潮:產品線直指“高端”
每一輪白酒的復興期,都會出現兩個重要的“價格窗口”:一個是超高端品牌機會,即超越飛天茅臺和普通五糧液的價格,歷史上有,酒鬼酒超過五糧液、水井坊超過五糧液;還有一個機會是超高端產品,也就是本品牌的新產品或復興產品價格超越主力產品的機會,比如年份茅臺/五糧液、口子窖20年。這一輪千萬不要看一個品牌產品怎么向下走的能力,一定要看怎么向上走的能力。
在行業向上期,眾多名酒產品線開始躍升一級,瞄向高端,以期一博,這是我們在未來幾年,會集中看到的行業趨勢,名酒品牌會集中扎堆高端、次高端價位。
高端酒擴容是不爭的事實,高端白酒還會持續擴容。高端酒的擴容,一方面在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貨幣政策等宏觀環境有關;另一方面,過去五年的酒業調整期,事實上也是高端酒消費的積累期、儲蓄期;乜2012年,事實上2000元/瓶、1500元/瓶的消費價位,在當時市場份額已經很大,相信未來會有相對較長的爆發周期。
3、名酒的大單品盛宴,價位要深度不要廣度
在經歷砍條碼的熱潮后,主流酒企都感覺到了新階段,聚焦產品,成就大單品的必要性。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趨向于大單品,品牌意識越來越強,酒業的多產品匯量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在品牌策略當道的酒業新時代,用更少的具備競爭力產品實現更多地銷售額符合新消費的趨勢。“不要一千種,只要那一個”。行業整體驅動力將由量增驅動為主演化成價增驅動為主。
同時,在消費者心智認知中,越少就意味著越清晰,價位認知和產品認知也越來越強,逐漸成為價位代表,形成雪球效應。
而在過去的黃金十年,我們看到酒廠大躍進、新條碼很多太多非常的多, 很多酒企在此間也開啟了百億工程、千億規劃。高端白酒,迎來了有史以來發展的最快、最強期。不過,遺憾的是,在白酒業過去黃金十年最頂峰的,居然沒有一個新的超級大單品被設計或開發出來,F在回頭再看,真的是太意外。
但這輪行業調整之后,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品牌都認知到這一點,未來5年,砍品牌、減條碼,真的是件“偉光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