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春節在各種酒局、聚會、鞭炮聲中已經落下了帷幕,春晚早已沒有了早些年時候的精彩,過年也沒有了早些年濃濃的年味,只有在與家人團聚圍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父輩們喝著陳年的酒,女眷們聊著當前的事,孩子們在一旁打著游戲嬉笑怒罵時,才找回一點點那記憶中熟悉的年味。
節前,小編走訪濟南的各大商超,發現酒水柜臺的消費者像往年一樣人滿為患,各大商超打出的促銷大戰也是讓人應接不暇,買一贈二、滿200減50等等,在這些促銷的商品中,小編發現除了那些名牌酒占據顯眼位置外,清香型白酒的展臺也格外引人注目,像汾酒、衡水老白干等都紛紛將產品擺成高臺,促銷力度大于往年。
經店員介紹,以汾酒為代表的清香白酒今年賣的特別好,前幾年還是濃香酒、醬香酒比較吃香,近幾年清香白酒開始對消費者進行分流,大量的消費者購買白酒的版塊結構早已出現分散的態勢。另外,過年期間,小編在和朋友們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山東人過年回家對于名牌酒的熱衷程度并沒有那么高,大多數人更熱衷于地產酒和自己愛好的香型酒,其中,喜愛清香型酒的朋友所占比例竟然高達一半左右,而在這類人群中,選擇汾酒、竹葉青和衡水老白干的就不在少數。
自2012年行業進行深度調整以來,三年的時間讓白酒行業自上而下發生了深刻性的變化。也許是出于對白酒趨勢變化和市場需求的預判,各大酒企在今年春節期間堅持挺價,甚至還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說明企業此時有了底氣。這底氣就來自于市場需求的好轉,2015年白酒行業在沉寂三年之后,實現了業績增長。而清香白酒則憑借良好的信譽口碑與品質記憶再次喚起了山東消費者的信賴與喜愛,而其中汾酒就是最佳表現者。其實汾酒在很早時候在山東市場就已經根深蒂固,但后來隨著消費趨勢的變化,清香白酒日漸式微,而今當汾酒的崛起之際,其巨大品牌力再次揮發,也就再次勾起了人們曾經的回憶。
況且,山東是我國產酒和飲酒大省,近幾年清香白酒在山東的人氣連續高漲已成不爭的事實,對于消費者喝品牌還是香型的PK似乎已漸漸有了眉目,縱觀白酒行業近幾年的消費趨勢,大體呈現出一個趨勢:從喝名牌到喝香型,從喝香型到喝健康,從喝健康到喝定制。這一級級的變化足以說明一個問題,消費者購買白酒的需求正趨于理性,更加向自身的實際需求去靠攏,更加注重口感和香型的品味,這也正是為何近幾年清香白酒大勢崛起的消費背景,照此發展下去,清香型白酒的潛力可真是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