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五糧液集團公司承辦的“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發展高峰論壇”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有73家規模以上的白酒企業參加。
低度白酒是中國白酒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產品,是順應市場需求的時代產物,從啟動研發至今已走過45個年頭。2007年,首屆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行,峰會當年即指出:白酒低度化仍然是今后我國白酒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時隔十年,來自全國300多位行業人士齊聚成都,再次探討低度白酒的發展前景。
李曙光:開創中國低度白酒發展新階段
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本次峰會亮相,并對外闡述了五糧液的低度白酒發展戰略。他根據當前的形勢上判斷:從國際國內消費大勢、產業演變規律、行業戰略布局等多維度考量,大力發展低度優質白酒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必將成為釀酒工業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五糧液是國內最早啟動低度白酒研發的企業之一,至今,五糧液在低度白酒研發、生產、銷售上取得專業化、規;、系列化的發展。
1972年-1978年,五糧液受華羅庚“優選法”啟示,攻克了低度白酒技術難關,完成了實驗研究,將52度五糧液成功降到38度和35度。在1989年第五屆國家名酒評酒中,25度五糧液、29度五糧液、39度五糧液等都獲得名酒稱號。
1986年,“五糧液系列低度酒的開發”項目正式列入國家科委“星火計劃”,公司也成立了專門的低度酒生產車間,率先在國內開啟了低度白酒的規模化生產和銷售。
2013年,為順應白酒低度化趨勢,引領飲酒低度化、時尚化、年輕化潮流,五糧液低度系列產品上市,受到各個年齡層消費者的青睞。
對于未來,李曙光稱,五糧液將與行業同仁一道,堅持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持續推進以工藝創新、酒體創新為核心供給側結構性創新,引領消費升級新趨勢,開創中國低度白酒發展新階段。
宋書玉:到了重新認識低度白酒的時候
發展到今天45年,低度白酒已經成為白酒消費市場的主流產品。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做主題演講時表示,50°以下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已經占到消費市場90%以上;42度以下的白酒,接近了整個白酒行業總產量的50%。
他提出,以名酒為代表的優質低度白酒品牌,引領中國低度白酒在釀造技術、酒體設計、產品類型等方面不斷創新發展,為中國酒類市場繁榮,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做出了突出貢獻。并不斷創新消費文化和消費方式,推動中國白酒的健康發展。
據此,宋書玉認為,“我們要重新認識低度白酒!”他表示,優質低度白酒首先要樹立品質自信,我們常常說優質低度白酒是最好的基酒、最好的調味酒釀造者,生產成本高,周期更長。
以優質低度白酒的普遍定價為例,優質低度白酒的價格為什么比優質高度酒便宜,無非有三個答案:成本不像我們自己說的成本比高度酒還高,或者是品質沒有高度酒好。再有就是沒有品質自信,不敢為自己的產品正名,這點我們的名酒企業尤其要好好反思。但是我們也有一些個例,有一些很有自信的企業,像我們的老白干酒,他的39度老白干是最高品質的產品,是價值最高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