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葡萄酒與烈酒研究機構IWSR的最新研究報告,2021年全球10大市場的無/低酒精飲品(NoLo)消費接近100億美元,未來將繼續領跑酒精飲料市場。
隨著該類別的發展,其與常規酒精飲品產生明顯的交叉,推動更多成熟的主流品牌加大研發,推出無/低酒精版本。
01、大品牌紛紛推出NoLo飲品
2021年,無/低酒精飲品(NoLo)的表現繼續優于常規酒精產品,并推動了整個飲料酒精市場的增長,酒精飲料品牌紛紛開發NoLo產品將推動該類別的增長。
根據IWSR Drinks Market Analysis發布的一項研究,NoLo飲品2021年在全球10個主要市場的銷量增長超過6%,現在占據該行業3.5%的銷量份額。
2021年10大市場NoLo飲品銷售額略低于100億美元, 遠超過2018年的78億美元。IWSR預測,2021-2025 年,NoLo類別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8%,而同期整個酒精飲料市場僅增長0.7%。
IWSR指出,隨著NoLo類別的發展,其與常規酒精飲品消費產生明顯的交叉。
IWSR數據顯示,43%的消費者在某些情況下會用NoLo代替常規酒精飲品,而完全不喝酒的人占不到1/5。
IWSR首席運營官Emily Neill表示:“雖然1月已成為人們減少或戒酒的月份,但對飲品的興趣日漸成為全球消費者的全年趨勢。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酒精飲料公司正在大力投資推出一些創新產品,許多成熟主流品牌最近已經跨界開發受歡迎的啤酒和烈酒的無/低酒精版本。”
根據Neill的說法,這些NoLo產品通常都有強大的投資支持,通常質量上乘,背后有大量的研發。而NoLo產品發展的同時,也有助于宣傳和推廣旗下更廣泛的類別。
IWSR預測,擴展NoLo類別是知名酒類品牌“雙管齊下”策略的一部分,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新入世(new to world,NTW)”產品僅專注于低/無酒精替代品。
“NoLo飲品在許多類別和地區仍處于早期增長階段。最終在無/低價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將是那些能夠成功克服口味、價格、包裝形式、可得性以及整體消費者教育障礙的品牌。”
02、中國出境“解封”將推動國際烈酒需求“高漲”
IWSR分析,隨著疫情限制的逐步放開,一旦中國消費者再次開始旅行,高端酒飲品牌所有者要為“高漲”的國際需求做好準備。
2020年,中國消費者在國際烈酒上的花費超過24億美元,主要用于購買干邑和雅文邑。
IWSR飲品市場分析稱,新冠疫情凸顯了中國消費者對于國際高端烈酒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間,由于旅行受到限制,采購轉向國內(完稅)市場。一旦旅行放開,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品牌戰略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IWSR定制分析總監Thorsten Hartmann表示:“中國是少數幾個在2020年國際烈酒(超過100美元/瓶)表現相對較好的國家之一。”
Hartmann指出了這一趨勢的兩個關鍵原因。首先,在中國,境外和全球旅游零售渠道購買國際烈酒被視為更值得信賴的非假冒商品來源;其次,從海外購買產品被普遍認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2020年,中國消費者在國內完稅渠道和海南的國際烈酒上花費超過24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干邑和雅文邑的銷售。
雖然高端白酒繼續主導國內烈酒市場,然而,IWSR注意到干邑和“在較小程度上”蘇格蘭威士忌的機會,特別是麥芽或谷物威士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政府恢復國際旅行的規定,將決定需要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地方。” Hartmann補充說。
“目前,品牌所有者——尤其是干邑和蘇格蘭威士忌完全專注于中國國內市場和海南,但重要的是要著眼于長期。” Hartmann指出,“當國際旅行恢復時,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國內和國際旅游零售渠道的營銷策略——特別是在語言和文化方面——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此外,IWSR指出,由于中國游客數量和品牌所有者加大資金投入,海南自貿港在2020年下半年的成功抵消了旅游零售渠道在中國的損失。IWSR預計,海南將“保持活躍”,直到國際旅游回歸。“一旦邊境再次開放,海南仍將保持重要地位,但它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服務于更主流的中國游客。
Hartmann建議:“品牌所有者將需要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身份受眾的需求。白酒的重要性可能會提升,而且市場的焦點會遠離頂級烈酒。”(原標題:最新的國際酒飲趨勢來了,這兩點與中國最相關!)